港加联举办“十八大后中国的危机与转机”聚会(图,视频)

加拿大港加联举办主题为“十八大后中国的危机与转机”的圣诞茶叙集会。与会者认为,中共主动政改的可能性不大,民间应加大民主人权的推动力度。

图片:会场一角,罗乐在发言。(锡红摄)
图片:会场一角,罗乐在发言。(锡红摄) (Photo: RFA)

0:00 / 0:00

视频:加拿大港加联举办圣诞茶叙聚会,请前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讲师陈育国主讲"十八大后中国的危机与转机" 。(锡红提供)

以香港移民为主的加拿大关注香港社会发展的社区组织“港加联”,举办“十八大后中国的危机与转机”的圣诞茶叙聚会,关注和研讨十八大后中国的民主契机和社会发展走向,以及香港的命运。

应邀主讲的学者陈育国,原是北京大学国政系讲师,曾积极参与八九民运,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在六四镇压后被学校剥夺了教学资格。陈育国于九十年代初到美国留学,后移居加拿大。

陈育国首先全面的介绍了中国学界和社会层面对十八大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各种思潮和认识。他本人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抱悲观的态度。

他认为,中共如果进行政改,首先需要一个前苏联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而中共内部已经失去产生这样人物的机会和土壤,因此,中国已经没有政改的余地。

出席座谈会的民阵副秘书长罗乐认为,乌坎村等群体性事件的效应,没有扩大到其他领域和地区,是令人遗憾的。

“对于乌坎村阶段性的成果我虽然感到高兴。但是我不认为乌坎村设置了一个真正的中国进步的一个榜样。这应该说是中共在处理群体性事件,又有了它自己的一个进步。但是它这种进步局限于维护政权稳定这个目标。”

罗乐并认为,民间反抗力量应该进一步结合起来。

“今年有发生了若干起这种良好处理了的群体性事件,包括前不久刚刚发生的宁波PS工程事件,最后也是皆大欢喜,算是成功了。但是,这种成功从中共的角度讲,他们是胜利了。他们把这个事件平稳的解决了,使这种事件没有能够影响到他们的统治。所以,还是属于‘温水煮青蛙’的一种方式。”

会议主持人港加联副主席冯玉兰,着重强调了在加拿大生活的华人,在关注和推动中国民主化过程中,应该在主流社会发挥更大影响力。

“香港、中国跟我们有一个血缘的关系,但是当我们在这里从事游说的工作时,我们怎么能够争取国际社会,采取更有效的行动,政策来孤立中共,或者是来促进中国民主化,这里牵扯到一个非常策略性的问题,就是自我定位是什么。我们是加拿大人,我这个就是一个加拿大的团体。对政客你还要告诉他,我们有多少会员,动员的能力能够达到哪一个程度。”

目前在多伦多大学深造的中国留学生张惠泉,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说明,中国社会民主化转型的希望来自年轻一代。

“现在国内受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对生活有不满,对政府有批评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个公民社会的雏形在发生。他们在结社,在网络上有系统的在办一些论坛和杂志在批评政府。这些都是有希望的迹象。”

张惠泉并认为,中共势力正在香港进一步渗透,海外的香港移民应该更多关注香港的民主建设。

“现在港加联可能更关注的是香港这个自由的地方,如果我们不坚守,如果我们年轻人不去争这个地盘的话,未来就会连香港这个唯一的自由的土地都会被他们攻下了。就是年轻人说的,我们更应该做一些事情。”

座谈会后,主办者还进行了圣诞聚会抽奖,与会者并带了许多自制的美味食品和大家分享。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锡红从加拿大发来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