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星期二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农民经济状况报告》。
官方中新社报道说,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现金收入为三万八千多元,比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十以上。报告是依据中国三十一个的省市自治区六千多户农户经济状况的抽样调查作出的。
报告指出,中国农村最富的百分之二十农户的收入比最穷的百分之二十农户收入高10倍多。最富的农户接近九成有人在外打工,这个比例在最穷的农户中只有17.5%,显示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 自在外打工收入。
湖北潜江原人大代表姚立法认为,这个报告的结论和现实差距不大。在农村居民的收入中,务农收入只占很小的比例。
姚先生说:“本身农民靠种地生存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农村情况比较好的收两季,最多三季等等。产出纯收入,一亩地从毛利付出了之后,回报非常的低。每亩地的 纯收入是非常的低,两千块钱都没有的。”
华中师大的报告指出,花费在教育、医疗和人情方面的支出是农民最大的经济负担。去年中国农村人均教育支出达一千五百多元,占家庭收入的17.79%,家庭平均医疗支出两千五百元,占家庭收入的7.28%右,而家庭平均人情支出超过3千元,占家庭收入的近8%。
姚立法表示,中国目前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对农民看病贵问题只有轻微帮助。
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农村居民的贫富差距加大,基尼系数达到0.3949,接近0.4的国际警戒线。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社会分配收入公平程度的指标,越接近零表示越公平,越接近一表示越不公平。
中国社会学者刘先生表示,中国官方没有公布中国全社会的基尼系数资料,这一报告只公布农村的基尼系数,在全球创下首例。
“这个系数实际是有缺陷的,因为在中国农民是一种身份,不是一种职业。但是很多有一技之长,身份随着收入的提高,转入了当地的城市户口,高收入的这个阶层自动就从农村的统计当中就脱离出去了。所以,这个统计实际一直维持在低收入的这么一群人当中。实际靠打工,种地维持的,所以并不能反映收入的差距。”
刘先生认为,华中师范的报告披露的有关中国农民收入的统计意义不大。
姚立法则认为,有关的数据证实,近年中国农村贫富悬殊拉大的事实,也证实了中国纯粹的农业收入增长极为缓慢。农产品价格被控制、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被侵占是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障碍,他说,
“农产品价格保护的问题,农民土地的问题。政府想征就征,想占就占,而且全是不合法。价格也是想低就低,对农民非常的不公。这些问题不解决的话,农民生存的保障什么都是假的。”
长期关注中国村民选举,并因此受到打压的姚立法也认为,农民作为中国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不能成立农会等维权组织,无法对抗社会权贵阶层的歧视和盘剥。中国农村居民是经济发展的受害者而不是受益者。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