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转载:艾晓明朗诵《南方都市報》的社论《躺在时间的河流上怀念他们》(YouTube网/记者丁小)
周四是汶川大地震3周年,灾区多地有官方追思活动。在重灾区北川已成为地震遗址的旧县城早上有公祭仪式,据官方报道死者家属、居民、灾区救援队及援建单位代表拉起“用爱心抚平地震创伤,用双手重建美好家园”的横幅,而伤亡惨重的北川中学下午鸣笛声,也有家属献花悼念。
儿子葬身于北川中学的刘玉婷周四没有回去祭奠:“ 去都不想去,不想留意也不想看,第一年第二年政府掖着盖着不让。。 有的家长哭啊什么的一看就把你架走。一到这个季节就警车、村干部走一步跟一步。。孩子。。 所以三周年我没有在北川。不寄望三周年他们能做什么像样的。”
尽管丧子之痛三年来不曾消减,但对于就豆腐渣校舍问题讨回公道已经绝望了,刘玉婷:“孩子死是一辈子的痛,以前还想着能不能讨回公道,现在我连这个想法都没有了。敢呼吁敢说话的人一个个被'修理',我现在什么都不想说,也不想连累那些帮助呼吁的人。 ”
据新华社报道,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的青川地震博物馆在大地震3周年纪念日当天开馆并向公众免费开放。报道形容为“集中展现了青川穿越灾难、共建美好新家园的奇迹”
事实上,在聚光灯以外的灾区,不少民众至今还没获分配新居,而一些危房也没有经济能力修缮,政府当年承诺随风而去。
德阳市洛水镇的刘先生周四告诉本台:“ 没有搬进新房的有,没有修复房子的也有,住在塑料棚子里的都还有。连这些都还没有修,政府说的是漂亮话。 ”
刘先生至今挂念葬身教学楼下的儿子,而官方口口声声的“新生”对这些家长谈何容易,年纪大了能再生育的占少数,甚至想领养都领不到才是普遍现象。向当局追究责任的丧子家长期处于压力之下。刘先生:“再生的很少数,领养也很多领不到,电视上说的都是假的。我们人身自由限制多得很,我的电话市公安监控着的,身份证被他们扣下都一两年了。”
当天中国大陆媒体关于川震三周年报道几乎一致洋溢“去旧迎新”的气氛。唯独南方都市报的社论《躺在时间的河流上怀念他们》深沉哀悼四川地震亡者,如诗般的文章隐晦的提到四川地震还有诸多问题需要确认,同时拒绝遗忘。该社论周四在网上发布后原文很快被删除,在大陆互联网上的转载传播也大规模被封锁。
而一个由广州学者艾晓明朗诵的该文视频静静的传播,背景滚动的是民间调查所得四千多个死难学童的名字:“哀伤是为同胞一去不还,五月就此成为悲哀的月份;哀伤也因为念及自身无力,不能抵挡决绝的离逝。又一年祭祀重来,躺在时间的河流上怀念他们,实有必要确认诸多问题:他们是谁?他们遇到了什么?他们在哪里?他们想要我们做什么? ”
据央视报道,成都、上海、重庆、福州、呼和浩特的10块户外大型电子显示屏同时滚动出“各地援建的人们,成都感谢你”等据称是从一百多万参与微博互动的网友话语中挑选出来的话语。
中央电视台举办题为“奇迹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报道早前也预告了要在5月12日当天达到高潮,同时进行视频连线,报道外国政要、国际机构负责人和国际观察员对灾区重建的评价。
而陕西三秦都市报以《汶川三岁了! 》作为头版标题,配图为一众戴着红领巾的少年欢笑跃起。
这种宣传引起不少批评。
作家许晖在推特上写道:512三周年祭:我们在上坟,他们在跳舞。
新浪微博有网友写道:今天四川电视台的画面全部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一片喜气洋洋。 XXX的SB们,在你们全家死完的忌日里,你们会这样庆祝吗?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