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7年来有逾2580名被审计干部移送纪检司法

0:00 / 0:00

中国审计署官员表示,自2008年以来,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查出被审计领导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达1000多亿元;有逾2580名被审计的干部,因违法被移送纪检司法部门查处。

中国官方中新网日前报道,中国中央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张通星期二表示,政府审计部门加大了对中央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财政、土地、环境保护等政策落实情况,以及重大经济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了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2008年以来,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被审计领导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有1000多亿元。共查出领导干部涉嫌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他人员2580多人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

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对此表示,仅仅靠审计部门反腐,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审计部门属于中共党内的一个机构,并不是司法部门的一部分。它的审计工作不透明,漏洞很多,很多腐败大案都不是他们查出来的。而且也没有一个常规的审计机制,靠运动式的审计风暴,不会对腐败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孙文广教授说,中共的审计和纪检部门都是党内的监督机构,

“要建立独立的司法体系,才能对腐败起到长期的监督作用。现在中共是靠自己的纪律监察部门反腐,这可以被用来排除政治异己,而且黑箱运作,因此越反越腐,没有任何效果。如果有独立的司法机构来反腐,那官员的腐败问题会好得多。”

中国审计官员张通指出,审计部门重点检查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为干部考核、任免、问责和管理监督提供了参考。2008年以来,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等部门根据审计结果,对履行经济责任中存在问题、应当承担责任的890多名领导干部,给予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以及撤职等其他处分。

美国博尔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郑竹园教授对中国大陆官场的腐败问题表示,

“现在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我认为应该让官员攻势财产,包括家人地财产,这样,官员是否利用官位谋取私利,大家就可以一目了然,官员也不敢大肆贪污。”

郑竹园教授认为,应当让审计旋风成为常态:“对官员的三公开支应该严格审查,严禁公款旅公款吃喝行为。另外各级政府部门的小金库也应该严格审查和取缔。”

孙文广教授认为,中国官方对官员的审计结果说明,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机制已经失效,需要强大的外界力量来帮助解决官员违法的问题,也就是,应该有独立于党政机关的司法系统,对官员进行监督惩处。

(记者:高山;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