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局近日发布试行规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列出官员下马的六种情况,如被问责处理、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违纪违法等。 新规并进一步扩大问责范围,并列出十种不宜担任现职的具体情形。有网友评论,决定谁上谁下选票才是“王道”。还有评论认为,“能上能下”的口号在专制封闭的体制内可能异化为“党同伐异”的工具。
本周二,中国当局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列明官员下马的规定,涉及六种人:即到退休年龄;任期届满;问责处理;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健康原因及违纪违法。
新规又加大问责范围,包括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不力、法治观念淡薄、不依法办事、抓作风建设不力、任人唯亲、徇私舞弊、对配偶、子女教育管理不严。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本月24日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宣布落马,事隔四天就被免职,有分析认为,此次处理这么“及时”,与新规在出台前就于本月19日开始实行有关,周可谓是新规“开刀”的第一虎。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的胡星斗教授周四接受本台采访时称,领导干部要“能上能下”喊了很多年,论说起来不过是个常识:“官场人满为患,只有入口没有出口,很多官员占据了领导岗位,为了把这个岗位腾出来,就把他们转到二线政协等机构,中国的官员队伍越来越庞大,除非他犯错,否则官职永远保留,官位越来越高,现在可能就是想减轻,由此进一步解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由于不是通过真正的民主选举把他选上去或选下来,所以官员的出口仍然是不畅通。由于没有标准,这种能上能下的文件,也有可能成为官员排除异己的借口,除非我们能制定一个非常详细可操作的标准。但即使制定了这个标准,可能最后还是要因领导的喜好上岗或下岗。”
对于当局的新规定,不少网友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评论,认为选票才是“王道”。
有网民说:“民主投票是干部能上能下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党内还是党外。多数人不可能去选一个违纪违法无能的领导。”
另一网民问道:怎么认定一名官员“不适宜担任现职”?如果依旧沿袭某些官场潜规则,对干部的考核、任免仅限于体制内考察和认定,上级“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则“能上能下”也就是一句口号,很容易被架空,还有可能异化为“党同伐异”。
而规定中明确10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具体情形里,第8种“品行不端,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造成不良影响的”引起外界关注。中共18大以来落马的省部级及以上高官中,已有数十人被直接指出与他人通奸。
对此,河北资深媒体人朱欣欣表示:“所谓能上能下还是内部掌握的,有个组织部,不是选择忠于人民的,首先是忠于党的。这样他们只是对上面负责,不可能像他们自己所说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话权力先要掌握在人民的手里。中共的能上能下的政策实际上还是在专制封闭的体制内,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特约记者:忻霖 责编: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