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社会蓝皮书》说,中国公众呈现对政治的冷漠心态,应提高社会包容性和多元性。有评论认为,解决中国大陆公众政治冷感的关键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政于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24日发布《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媒体的相关报道说,这份蓝皮书是多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合作的结果。官方智库社科院12月24日在北京举行2016社会蓝皮书发表报告会,多位社会学家对蓝皮书进行解读。蓝皮书涵盖的内容主要是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发展、政府财政、就业情况、人口变化,以及中国民众的收入变化、社会参与度以及社会信任度等。
社科学社会学所的崔岩在会上介绍中国公众的社会事务和政治参与度情况时表示,49.9%的受访者表示,在村居委会选举中选民投票对最终结果没有明显影响;46.6%的受访者表示村居委与普通居民无关;48.7%的受访者表示,参加政治活动没有实际效能;53.2%的受访者表示对政治不感兴趣,
在美国的政治学者杨建利博士认为,民众对政治和社会事务冷漠,是所有专制体制的特点之一,
“在专制体制下,要求民众对社会事务和政治事务有较高程度的参与,是根本不可能的。”
与会中国学者表示,中国社会信任水平一般,在面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他人利益冲突时,更倾向于选择个人利益优先;相当一部分人认同以金钱和权利作为个人价值的评价标准,对服务社会的意识认知不足。有学者说,中国的公众因为缺乏政治效能感,没有多元的政治参与渠道,从而对政治和社会参与的意义表示质疑。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在公众中呈现出一定的政治冷漠心态。并建议增强民间赋权水平,提高社会包容性和多元性,以进一步提高中国的社会发展质量。
杨建利就此表示,中国大陆阻碍社会发展的最大阻力,来自现行政治体制,
“比如以前一些村长选举的独立候选人,或者是人大代表的参选的独立候选人,都受到官方的严厉打压,有些甚至被判刑坐牢。这种情况下,民众怎么可能会有参与的热情?”
在社科院周四的蓝皮书发布会上,学者也谈及中国明年可能面对的多方面问题。蓝皮书预测,开放二胎不会导致中国人口出生出现爆发期。中国中产阶层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中国经济放缓,失业压力将会增加,未来信息消费将成为中国消费新热点,。并预测,中国政府收入在经过了多年大幅增长后,2015年增幅大幅下降,并可能延续到2016年。报告说,中国贫富差距过去两年有所收窄,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快速增长
不过,四川六四天网人权事务中心负责人黄琦认为,据他观察,中国贫富悬殊实际上仍然在继续扩大,
“说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速度比高收入快,这是不对的。据我们了解的情况,中国的贫富悬殊情况仍然在继续扩大。”
蓝皮书提到,由于大规模城市化告一段落,未来中国与征地拆迁相关的官民纠纷将会减少。对于这一点,黄琦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现在经济出了问题,地方政府更加紧大上项目,大力加强征地拆迁,有关纠纷只会增加。另一方面,以前很多人不敢站出来,现在维权意识觉醒,越来越多的人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个比例越来越大。所以明年会有更多的和征地拆迁有关的案件。”
蓝皮书还对中国舆论走向进行了预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在发布会上说,过去一年网络舆论发生了明显变化,社会道德争议,劳资纠纷,意识形态的撕裂比较严重,压倒了前些年社会暴力、官民关系、警民关系、征地拆迁与群体维权、医患关系、城管执法等争议热点。
另外他也表示,“青年的网络评论,特别是民间的网评有较大发展,所谓自带干粮的五毛队伍有较多发展”,网上极端意见减少,中性的意见增加,原来微博的网络大V,大量转向微信公众号。
杨建利博士认为,虽然最近两年中国官方严厉打压,导致大批网民转入较为安全的微信群组,但中国网络民情仍然汹涌,对中国专制体制的批评并未减弱。
记者:石山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