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博拉-法罗(Deborah Fallows)毕业于哈佛大学,是语言学博士,她在上海很快学会说“小心”,因为高层建筑在擦玻璃的工人就在头上,街头餐馆用水龙头洗地的伙计就在脚边。
除了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他们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各地旅游,发现网吧遍地,在乌鲁木齐大学旁边的网吧挤满了大学生,玩游戏、上网聊天,因为还买不起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偏远地区的网吧尽管只有五、六台老式电脑和塑料板凳,也并不冷清。
为The Atlantic杂志撰稿的詹姆士-法罗表示,与中国老百姓个体打交道很容易,作为外国人压力不大。 何况上海的出租车司机经常把他当成布什总统。
主持人、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Orville Schell)说,他在日本生活感到拘谨辛苦,在中国就感到轻松。
问到中国人对美国怎么看,戴博拉说, 中国人也像美国人一样,对自己的事情更感兴趣,总体来说对美国正面的好感大于负面,也没有反美。但同时并没有把美国当成排行榜上的唯一,欧洲国家对中国人也很有吸引力。经常被人问到是从哪里来的,戴博拉就开始让人家猜,结果法国、德国、北欧、英国、澳大利亚数个遍才轮到美国。
但是她说,出于对中国教育的失望,很多家庭现在都考虑让小孩直接到国外上大学,包括不是属于富豪的家庭。
戴博拉说:人人都在忙碌地生活着,可能在中国人过去的生活中,“斗争”这个词用得比较多,现在依然用的很多,生活变成了一种“struggle”(斗争)。
戴博拉感叹中国人蕴含的力量: “尽管有很多压力,人们都能不管不顾,为了达到目的,不计代价。”
夏伟表示能理解中国人的心态:为五千年文明骄傲,但是共产主义毁掉了过去的文化。中国人迫切希望恢复伟大。被其他国家甩到后面几十年,中国人心理需要自信;似乎赚多少钱都不够,因为穷怕了。
戴博拉举例,她的中文老师在课堂上问大家相信什么,这些老外学生的中文能力还不太能表达相信民主自由等伟大的概念,于是反问老师。没想到这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脱口用英文说出:“I believe in myself.(我相信我自己。)因为没有人会帮助我。我必须靠自己的力量给自己的生活建立一种安全感。”
戴博拉说,现场的老外学生们都惊呆了,没有见过年轻柔弱的女老师以这样的力度讲话。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紫荆发自纽约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