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记忆,那就是在我们童年的时候,大人总问:“你长大想做什么呀?”而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如今的你,无论进入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你真的成为自己童年时想要成为的样子了吗?
纽约时报中文网4月17日发表亚当-格兰特的文章,建议父母和老师别再问孩子长大想做什么。
文章作者说,在他的童年时代,最害怕被问这个问题,因为他从未给出一个好的回答。而大人们似乎总是非常失望,因为他并没有梦想成为什么大人物或是英雄,比如电影人或是宇航员。
作者写道,“在大学里,我终于意识到我不想做某一件事。我想做很多事情, 所以我找到了一个变通方法:我成为了一名心理学家。我的工作是去改善别人的工作。我得以间接体验到它们——我已得以探索电影人如何找到新路、宇航员如何建立信任, 并且我已确信,问孩子们他们想做什么, 是对他们的一种伤害。”
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第一个不满,是它逼迫孩子们用一种工作来定义自己。当你被问到长大以后想做什么时,回答“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在社交意义上是不可接受的,更不要说“一个正直的人”了。因为当我们用职业来定义自己时,我们的价值取决于我们取得了什么成就。
第二个问题在于这样一种暗示,即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样天职。尽管拥有天职会是一种欢乐之源,但研究显示,寻找天职会让学生们感到迷茫和困惑。而且即便你足够幸运碰上了一样天职,它也可能不是个可行的职业。作者发现,天职的召唤常常得不到回应:很多职业梦想无法支付账单,并且我们中的很多人就是没有那个天赋。美国喜剧演员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在听到一名管理人员告诉刚入校的高中生,他们可以成为任何他们想成为的人时,他问那位管理人员,“女士,你为什么要骗这些孩子?”也许,他们中有几个人可能会成为任何他们想成为的人,但其他2000人最好学会怎么焊接。作者说:“跟孩子说实话。你可以去做任何你擅长的事——前提是他们在招人。”
即使你能克服前两道障碍,还有第三道,那就是职业很少能达到你童年梦想的期望。正如有心理学家所说,幸福等于现实减去期望值。如果你寻找的是狂喜,那么你注定会失望。这可以解释这样的研究,它表明, 在经济衰退期毕业的大学生, 30年后工作满足感会更强,因为他们不觉得有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低期望值的一个好处是,它们能减少我们所想与所得之间的差距。
作者说,他完全支持年轻人力争上游、志存高远。但听听以研究“工作”为生的人的建议:这些志向应当不局限于工作。问孩子他们想当什么,会使他们去追求一个他们也许永远都不想争取或者争取不到的职业身份。相反,请他们思考一下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想想他们可能想做的各种不同事情。
河北自由撰稿人、教师朱欣欣老师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评论说,可能有的孩子有梦想、有的孩子没什么梦想,这都没有关系:
“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更重要,而不是从事什么职业。要让孩子有学习的榜样,比如教育孩子勇敢、善良,要宽以待人,运用一些具体人物,来引导孩子学会怎样做一个人。”
朱欣欣老师说,当年有一个世界华人作文大赛,他是评委之一,其中不少中国小孩写的“我的理想”都很格式化,比如未来成为一个科学家、歌唱家,都是比较引人注目的职业:
“而国外的很多孩子写的常常是比如我要像我爸爸那样做一个蛋糕师,或像我妈妈做一个商店的老板。没有很宏伟的理想,但却独特实在,是受身边人的影响。”
中国的教育往往缺乏如何教孩子做一个普通人,而是如何做人上人,朱老师说:
“如果常给孩子灌输要成为大人物或做出什么辉煌业绩,这样会使大多数人不会面对一个普通的人生,只看到电影电视里光环环绕的名人,自己的一生就感到失落。”
而多数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书中自由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影响,家长对孩子拔苗助长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朱老师说:
“应当让孩子有一个正常人的预期,因为理想这个东西相当复杂,不是心想事成那么简单。当然也有心理学专家讲过,如果你不断在你心中放映你未来的图景,可能慢慢不知不觉地你就会发现有一天你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朱老师以他自己为例说,他从小就想成为画家:
“小时候我的美术老师发现我画画好,就介绍我进入美术界的圈子。但后来各种机遇不具备,我就调整自己想将来当作家写作。但到大学里分的专业不是中文而是哲学,我就感觉很痛苦。大学毕业后我有机会分到媒体工作,之后自己就开始下工夫写作。”
朱老师说,多年来他一直通过短波收音机收听自由亚洲电台节目,他当时连想都没敢想,有一天他的声音会通过自由亚洲电台传播到全世界,与听众朋友进行交流:
“我也成了媒体的嘉宾,当时我还想要是能和那些民主斗士认识多好,后来通过网络和各种方式就联系上和彼此熟悉了。”
当然,朱老师承认,有一些职业或者事业需要很强或者很完善的客观条件,比如科学家必须有一套研究设备和合作团队,而要想成为画家、作家和音乐家相对就简单一些。
而像他儿子这一代人,从小没有一个想做什么的梦想,朱老师说,他们凭自己的兴趣,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喜欢那个,这也没有关系,因为家长不应该望子成龙,而是望子成人:
“我当年想培养儿子画画,但是儿子不感兴趣,我也不强迫他。后来儿子又喜欢踢球,过几天又喜欢手工,我也没有特意带他去上各种培训班,想让孩子有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儿子长大以后就说,至少他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像别的孩子,整天在培训班中奔忙。孩子觉得童年没有遗憾,我也觉得很欣慰。”
朱老师的建议是,家长不要纠结于将来要让孩子干什么,而是着眼于孩子的现在和当下,丰富孩子的个人素质。如果孩子确实有目标了,家长尽量给孩子创造机会,把自己的爱好应用到生活中去, 从小小的成功中不断激励自己。而当许多孩子长大以后,发现自己没有成为童年想成为的人时,家长和社会也要帮助孩子坦然接受:
“告诉孩子这是一个丰富人生的过程,人生有很多经历,也许在某些方面未必拔尖,也没有辉煌的事业,但至少享受了过程。这些宝贵的人生体验最重要。”
而一些上了重点院校的孩子身心不一定健康,朱老师说, 有些人只想出人头地,为达个人目的不择手段,比如大学生杀人犯马加爵和药家鑫。还有一些出国留学的孩子高分低能,无法适应国外的竞争环境。朱老师还列举最近北大学生吴谢宇杀害母亲的案例:
“对此我特别有感慨, 一个人仅仅有才能其实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正常人格。有才无德很可能干出更大的坏事,才能越大,危害越大。”
中国广州康宁心理热线心理咨询师詹春云大夫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则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了他的看法, 他说,孩子小时候,父母或者周围的人,都会和孩子谈到这个问题: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那有的孩子说我想做科学家、想做飞行员、想做医生,各种答案都有。这本身没有问题,因为这只是孩子那时那刻的想法而已,而且这个想法是可变和不断修正的,孩子也不会一辈子就因为这句话来做这件事情。因此无论孩子怎么回答,都不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不过詹春云大夫同时指出:
“当然,如果家长不断灌输一种成功学的理论,让孩子急功近利、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这就是一种误导。成功学只会导致失败。”
那么,什么是成功学?詹大夫解释说:
“成功学在社会上很流行,鼓励你怎么样走向成功,就是让你兴奋起来,设定很大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可能都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它会不断释放你的欲望,让你削尖脑袋朝着它指的方向去,这样其实让孩子很难适应社会。而且因为功利心很强,因此也不会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反而更容易走向失败或引发心理问题, 一旦遭遇失败,就备受打击。因此,成功学的理论其实是走向成功的障碍。”
作为父母,最糟糕的就是向孩子灌输成功学,詹大夫说:
“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案例,父母有很多理论,但孩子不认可,相互之间产生很多矛盾、出现亲子关系和家庭问题, 包括有大学生给室友下毒,因为在竞争中受不了自己比别人差。”
而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素质教育。詹大夫说,有些父母很重视孩子的成绩,因为分数高可以进入名校, 那孩子会把很多精力用在读书和学习上,忽略了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培养,这样孩子性格上就可能有缺陷,遇到困难时可能就会做出错误选择, 比如选择自杀。詹大夫说,这是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成长过程中人格的基本框架没有建立起来,遭遇挫折时就容易出问题, 这些都是父母和老师应当吸取的教训。所以,詹大夫说,父母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心理强大了,做什么都会做得比较好,也更容易成功,这才是基础。而不能舍本求末,拼命追求成绩,这样孩子可能会走入歧途。 比如还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情商很低,进入社会难以适应。”
詹春云大夫最后表示,其实所谓成功就是培养一个人自我完善的机制。任何一个人都有这种机制,家长要协助孩子从小建立起这个自我完善机制,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对自己有要求、有专注力,有毅力和动力,去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这种自我完善的机制建立之后,孩子就更容易成功。
请您收听节目并发表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
妇幼论坛节目主持人梒青的推特 (TWITTER) 地址是:HANQING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