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妇幼论坛:由山东大学学伴事件引发的争议:名利、金钱、性、偏见和歧视?

0:00 / 0:00

近日,山东大学“学伴”事件引发的争论持续升温,其中既有对教育公平、权利平等的呼唤,以及对留学政策和管理机制的建设性讨论,但也夹杂着种族与性别偏见,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复杂而矛盾的观念图谱。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发表署名文章说,当前,中国国内舆论在留学问题上呈现出矛盾的心态,在要不要出国留学的问题上,中国社会的主流民意是明确和坚定的,但在要不要接受国外留学生来华的问题上,公众则充满了疑虑。

政策制定者着眼于抽象的公共利益,认为接受留学生具有重要价值,比如吸引优秀人才,增加校园多元化,提高教育国际化,获得经济收益,实现外交目的,承担国际责任等,欧美日等教育强国大量接受外国留学生也是基于同样的公共考量。

然而,公众对于为什么要接受留学生,接受多少留学生,接受哪些留学生,以什么方式接受留学生,尚缺乏基本认知,“挤占教育资源”“浪费国家公款”“带来社会问题”等担忧不绝于耳。

特别是日前山东大学为留学生配备3个异性“学伴”事件披露后,一个主要的争议焦点是外国留学生在华受到诸多优待,很多人认为留学生享受超国民待遇,比如享受各种奖学金、享受两人间或单间宿舍,宿舍配备空调和独立卫生间等设施,降低考试考核标准,甚至个别留学生违法未受有效制裁等等。特别是为什么是异性学伴?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国家资源对本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的资助差距巨大

中国深圳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先生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说:中国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数量这几年增长得非常快:

“其中韩国学生最多,其他还有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学生,超过一半是亚裔。第二多的是非洲裔。而留学生进来不用通过考试,水平参差不齐,政府这几年给留学生很高的奖学金,而自己的学生却没有奖学金或很低。记得我读博士的时候,一个月只有160块人民币, 连吃饭都不够。现在博士的助学金高了很多,但远远没有给留学生的补助高,这显然不公平。我们的资源首先应该满足自己的学生,而不是留学生。优秀的留学生应该给一些奖学金,但也不应该高于本国学生。”

那么,本国学生和留学生待遇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刘开明先生表示:

“我看官方和媒体的报道,差别大概有十几倍。比如中国学生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外国留学生拿几千块钱。而且很多留学生到毕业都不会中文,成绩也非常差。这样的留学生显然学不到东西,我们的奖学金也给的非常冤枉。人们不平的是这个钱给的不明不白,而老百姓对此没有说不的权利。”

刘开明先生说,他曾经在中国的三个大学读过书、在一个大学教过书,每个大学都有单独的留学生楼:

“那时对留学生都是免费的,而本国学生读书条件非常差。留学生一般最多是两个人住一间,而本国学生包括当时我读博士的时候,还是四个人一间,没有单独的厨房和厕所。”

为什么会这样呢?刘开明先生说,这是中国的政策使然:

“首先是为了吸引留学生到中国来读书,因为中国的条件比较差,所以就用更好的条件来吸引留学生,而我们自己的学生待遇那么差,这是大家很不满意的。”

为外国留学生配异性学伴 引发性、偏见和种族歧视争议
而更让许多网民愤怒的,是最近媒体披露山东大学为一个男留学生配备三个女学伴的规定,刘开明先生说:

“异性朋友可以挑逗起人们的情绪。实际上从80年代中国开始接受留学生以来,学伴制度一直都存在。我1983年在广西师大读中文,我们年级有两个日本男生,他们住留学生楼,学校选了两个男同学做他们的学伴,一人一个。后来我在南京大学有一个同学,他也是做外国留学生的学伴,他们后来也成为很好的朋友。一般来说,所有的学伴都是同性的,而异性学伴,可能是大家不能接受的。”

所以,山东大学的做法显然让大家感到愤怒,同时也扯出种族歧视问题。刘开明先生接着说:

“种族歧视当然不对,非洲裔的学生中有很多很优秀,在全世界也有很多出色的非洲裔,比如像南非的曼德拉、美国总统奥巴马、曾任美国国务院卿的莱斯和鲍威尔。我们不能用肤色来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垃圾,但是来中国的非洲裔学生,相对来说确实比较差。但这是我们政策的问题,而不应该用肤色来衡量人。”

当然,中国人歧视外国留学生的原因其实很多,其中包括政府对外国留学生不加选择和无限制的优惠。刘开明先生说:

“大家都知道国家政策出了问题。但我们无能为力,没法改变政策,这是大家愤怒的。”

有网友评论说,山东大学的异性学伴作法也未尝不妥,中国不是一直有句俗话,叫做“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吗?刘开明先生对此表示:

“作为正常学习和帮助小组是可以的,但如果只强调异性,那么显然不管在哪里都不对,这不是成了色情场所了吗?”

美国耶鲁大学退休中文讲师康正果老师对此也谈了他的看法,他表示:

“我想学校再糊涂,也不至于把自己的女生派去做黑人的性伙伴。这就是过分热情,学校可能认为给男性派女性或者给女性派男性,互相更吸引一些。但是民众看在眼里,就会认为这是一种国家的耻辱。民众这种情绪很正常,为什么一个留学生要派三个人作学伴,这不是过于浪费劳力了吗?”

再反过来看,康正果老师说,如果把山东大学给外国留学生配异性学伴的事情放在耶鲁大学,就是给男生配女生、给女生配男生,校园里的老师和学生都会不闻不问:

“因为中国人在男女问题上非常敏感,鲁迅先生说过,看见半截袖就想到了裸体,也就是说,会把它想得非常可疑,这也是难免引起群众反感的事情。特别是把三个女生派给一个黑人,就认为是一种丧权辱国的行为,把它提高到民族主义高度,以至舆论一片哗然。”

但是话又说回来,康正果老师说,与其说中国民众带有民族主义情绪,不如说是在不公平的社会和国情下所产生的一种比较扭曲的心理,就是对发达国家来的留学生有一种媚态,但是对从贫穷国家特别是从非洲来的,确实有歧视:

“以我在美国的经验,我非常熟悉我身边的华人,比美国白人还歧视黑人,这就是中国人的一种阿Q精神。阿Q虽然受到赵太爷欺压,但阿Q却欺负奶妈和尼姑;而在比他更弱的人的面前,阿Q还表现出一种傲慢和自大。”

所以康老师说,现在中国人反对优惠留学生的情绪非常复杂,这是共产党不合理的高压政策形成的一种病态心理。

中国现在吸引外国留学生的目的已经与以往不同

康正果老师说,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西山就有一个专门招待亚非拉留学生的地方:

“我到那里去过,那时候是把第三世界个别拥护共产党政权和国家的一些人招来,构成一个反西方和反资本主义社会的统一战线。那个亚非拉学校基本上就是共产党培养这些人的地方。”

到了80年代,康正果老师说,那时他在西安交大的社科系教书,当时招了16个从美国明尼苏达州来的留学生:

“那时候中国很穷,招外国学生来是为了赚美国人的钱。其他学校我不知道,这是我最初的一个个人经历,把外国学生放在外宾楼上,那时候西安交大在国外聘请了很多从欧洲和美国来的教师,都基本隔绝,不能和外界接触。你如果要到那里去要经过登记和允许。那16个外国留学生也住在那里,比西安交大学生的宿舍高级多了,但都是高额收费,纯粹为了赚钱、谈不上对外国人多么热情,只配备了两个伴读的学生和一个懂外语的年轻教师,完全是为了方便,不像今天这样完全是一种讨好似的过分热情。”

但现在情况完全和80年代不一样了。康正果老师说,现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主要来自第三世界:

“他们主要来自非洲、亚洲、还有欧洲一些苏联解体后的国家,比如中亚的土库曼、吉尔吉斯,也有从苏联分裂出来的比较穷的国家,比如立陶宛和白俄罗斯。“

在康正果老师看来,中国政府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首先,现在中国大学也参加世界评级,很多大学这几年排在前面。全世界评投100名或500名的时候,有各种数据,其中留学生多少的数字,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拼命招这么多的留学生,特别是像山东大学、清华和北大这样的重点学校,花那么多钱招收外国学生就是为了把大学名次提高。”

第二个目的是与“一带一路”有很大关系,康正果老师说:

“中国招的留学生都是参加了“一带一路”的国家,特别是来自非洲国家的,很多是和中共勾结的那些国家权贵家庭的子女。把这些学生招来给他们这么多的优惠,与50年代北京西山的亚非拉学校异曲同工,完全是打肿脸充胖子,也是一种大跃进似的狂热和愚蠢。”

对比美国:美国的大学不会随随便便给外国留学生倒贴一分钱。

反过来说,康正果老师表示,他在耶鲁大学教了18年中文,每一年聘的助教是在课外辅导美国学生练习口语,这些学生之所以能得到这份工作,是因为他们一般都是自费的中国留学生:

“比如说学习电脑和环境卫生的,特别是管理学院学习管理的,这些中国留学生都交全额学费,没有奖学金。在耶鲁大学读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这类专业出来以后非常容易找工作,所以没有任何奖学金,学校照顾他们在校园里工作,他们给我做助教1小时赚十几美元,这就是美国给他们的优惠了。美国的大学不会随随便便给外国留学生倒贴一分钱。”

当然,康正果老师说,学人文科学的,比如学习东亚研究、宗教研究或者美国文化研究的,毕业很难找到工作,特别是读博士学位的,因此他们都是全额奖学金,而且随着物价提升,奖学金也越来越多:

“但这不是美国国家拨的款,而是来自不同的基金会。这些基金会开支非常有计划,能够拿到基金的学生,就仅拿中国留学生来说,都是特别优秀的人才。”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对比,康正果老师说,美国积累了几百年的财富,把全世界的精英和人才吸引到美国来:

“而中国许多农民子弟考上大学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自杀,报纸上经常登。中国对自己国家的学生那么苛刻,却花钱把支持中共势力发展的国家的垃圾学生招来,也就是垃圾学校容纳外国的垃圾,自己的精英人才得不到培养,却被发达的国家吸收过去了,所以中国民众非常气愤。”

对外国留学生的筛选和优惠政策 老百姓应有参与决策权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国内教育资源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任何优惠照顾都会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的优惠照顾皆为高度敏感的问题,地区之间、族群之间、性别之间、公民与外国人之间的差别待遇,曾在各国引发广泛的社会争议。以教育发达的美国为例,高校录取中的族群优惠措施曾引发激烈的社会争议,一系列反歧视案件被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

那么中国怎么办?中国深圳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先生表示:

“任何国家包括美国,都有一些奖学金制度。首先要公开透明,老百姓有权参与讨论甚至决策,全国人大应该有审查的资格。至于对留学生优惠到什么程度,如果大家公开讨论,一致同意就可以。美国和欧洲也都有一些高额奖学金、包括政府奖学金,来吸引外国留学生。我曾经去过的日本、丹麦和英国,他们都有政府奖学金,但原则是公平透明,以确保选拔优秀的外国留学生。”

请您收听节目并发表对节目的意见和建议
妇幼论坛节目主持人梒青的推特 (TWITTER) 地址是:HANQING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