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事件与中国的法治、政改

主持人:陈奎德; 座谈人:刘劭夫先生, 中国问题评论家,居加拿大

0:00 / 0:00

一、前期背景:

王入美领馆,温记者会,薄丢重庆王位,半意识形态色彩

二、薄熙来、谷开来事件的近期发展(四月十日,褫夺薄中央职务,谷移交司法处理)

1、戏剧性的刑事化突变

2、国际因素深化

3、控罪严重,非意识形态化:英国人尼尔.海伍德被谋杀案

三、薄熙来的七宗罪:

1、是纵容家属贪污腐败,收受钱财,在海伍德命案中与妻子涉嫌杀人罪行;

2、是目无组织人事制度,严重违反组织纪律,主要是指二月二日不通过公安部同意就根据一己之私擅自免去王立军公安局长职务,两会期间的三月八日擅自离京回重庆;

3、是作为重要领导人,却与有国外情报组织背景的外国商人关系密切,危及国家安全;

4、是操纵利用网络与海外媒体,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

5、是监听中央领导人,渗透中央警卫局;

6、是践踏法治,胡乱打黑,搞乱政法系统,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7、是在重庆搞政治小集团、小舰队,利用民粹搞文革式运动,背离中央路线方针。

四、近期打薄的运动化趋向

1、黑箱化与公开化 (温家宝文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之所指)

2、加紧表态

3、加紧控制媒体

4、“党规”与“国法”:界限的模糊 (教师王铮两度致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对中央处理薄熙来的做法提出质疑,表示:“薄熙来篡党夺权之嫌,可能违反党纪,但并不违反国法”)

5、关於胡与温在处置薄问题上的分歧

五、要法治,废黑打

六、司法归司法,政治归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