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反送中條例運動」中,有示威者提出「赤納粹」這詞去貶斥中共政權。但在九月廿五日的民間記者會,示威者的代表表示他們接收到不同西方群體的反饋,認為這個比喻不恰當,很可能會引起即時的對香港示威者的負面反應,故此決定放棄使用這個貶詞。
其實首先使用這個貶詞是中國流亡作家余杰。他在2018年出版了《納粹中國》一書,分析當前中國正出現邁向納粹德國的態勢。納粹德國屠殺的人口,最高估計達二千六百萬。當然大躍進和文革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已超過此數。
納粹主義的正式名稱是「國家民族社會主義」,一般認為納粹政權是極右法西斯政權。目前習近平政府的政治意識形態是強調國家主權,以民族復興為中國夢,鼓吹習近平思想,一些文革式的措施和個人崇拜重新出現。一九七四、七五年間,毛澤東批鬥已去世的林彪,起初認為他的立場極左,後來又認為他是「形左實右」。普通國民實在難以理解。
極左與極右的意識形態其實都是漠視普通人的尊嚴和基本人權,把一個理想化的目標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一切均可以為此而犧牲,對人權形成威脅。在權力高度集中的政體和個人崇拜的情況下,政權的權力基本上沒有制衡;為政權打擊的對象很容易成為犧牲品。
希特勒宣揚雅利安種族的優越性,排斥其他民族,結果在1940年代的上半期,最少六百萬猶太人和五百萬其他無辜的民族如吉卜賽人受到種族清洗,橫跨歐洲十一個國家,在當時而言,是相當高技術的行動計劃。這項納粹大屠殺,納粹政權動員了德國的科學家、醫生、工程師和商業管理的專才從事研究和設計整套實踐計劃。
中共與此相類似的自然是近年新疆針對維吾爾人的「再教育營」,不同的估計認為一百至三百萬維吾爾人遭難。中共當局起初否認這類「集中營」的存在,繼而辯稱這是職業訓練中心,並安排外國媒體採訪。當然,宣傳效果十分有限,侵犯維吾爾族的人權已經引起國際社會關注。
與此同時,對藏傳彿教和基督教會、天主教會的打壓近年越趨凌厲。只要這些宗教活動拒絕或避免中共當局的監控,就難免受到鎮壓。一方面是中國領導層自2008年北京奧運以來對地下教會、獨立的勞工組織、人權律師等加緊施壓,情況不斷惡化。其次是近年內外環境惡化,消滅種種威脅於萌芽狀態的決心更強,打壓自然就更凌厲。
納粹政權留給社會的空間依然不小;文革時的中國就是極權主義到了顛峰的時期,其後推行改革開放,極權主義退到大概是嚴峻的威權主義;自2008年後威權主義政權更加收緊,一些極權主義的措施重新出現。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
---
*本文作者鄭宇碩為前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