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忌評論】人性的質疑──是誰令香港變壞?

0:00 / 0:00

新任香港特區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在接受傳媒訪問提及今年七一當晚,被指控刺警再自刺,然後送院不治的50歲男子梁健輝,再有市民於銅鑼灣崇光百貨現場悼念一事,聲稱「有人美化暴力、英雄化恐怖份子,歌頌一個企圖謀殺及後自殺的兇徒」,更聲稱「這不是政見問題,而是人性問題」,質疑這是「甚麼價值觀」,更指有家長帶同小朋友,去現場獻花向其致敬,指是「有違道德倫理令人心寒」云云。

這條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究竟特區政府至今,除了不斷用進一步的鐵腕政策之外,究竟做了甚麼來化解這幾年來的社會仇恨?這幾年來當市民質疑,例如有立法會議員,公然在集會中大叫「殺無赦」之時,為何警察與律政司都認為沒有問題?例如有親政府人士,公開呼籲「教仔要用藤條及水喉通」,以至7.21案至今,仍有大量人未被檢控之時,究竟特區政府,有沒有想過對市民而言,甚麼是「人性」?讓這些人消遙法外,是甚麼的「道德倫理」?是甚麼樣的「價值觀」呢?

市民更加記得,2017年七警案濫用暴力,被法庭判刑之後,警察「示威」去「聲援」,舉行「燭光訴求」,這時候的警察,有沒有對自己說「犯法就是犯法」?當市民對警察自己帶頭犯法感到嘩然,質疑這種自己人包庇自己人的做法時,是誰支援這些濫暴的警察,去成立甚麼「敬言仁基金」;由一些受爭議的社會人士,向這些基金「捐款」,去到基金最後要「懇辭」,這又是甚麼的「人性」?

每次大家拿出這些事情,去提出質疑的時候,這些無力回答錯誤的人士,不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索性老羞成怒,把提出問題的傳媒與人士,紛紛打成敵人,然後全面「鬥臭」;與其解決社會人士提出的問題,就變成索性「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於是傳媒被封,市民被滅聲,市民的憤怒無法解決,就變成了這種自殺式的絕望。禁得到別人的言論,卻禁不到人的思想與意志,這個時候來爭論「人性」,只是為了爭取同情,還是還有半分無法理解,為何別人如此憎恨,而寧可自毀都要走上如此絕路呢?

香港情況之絕望,更在於大家對政府已經沒有任何的盼望──連提出不要擴大爭端的建議,也可以幾乎肯定絕對不會被採納,而只會換來不斷加強的打壓,以至進一步限制香港人的自由;市民對前途完全失去信心,每晚機場市民移民出走,政府完全沒有打算以政治學的原則,去減少社會的爭議,反而不斷火上加油升溫,以為嚴刑峻法,即可以解決社會問題,這種連中學歷史科都會教授的「常識」,政府真的不明白嗎?還是故意假扮聽不懂呢?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