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習近平的意識形態話語戰就亂了陣腳。身為中國最高法院院長和首席大法官的周強公然宣稱要"向司法獨立亮劍",引起中國法律人和知識分子一片嘩然,給本來就對習近平不滿的輿論形勢,火上澆油,形成了對當局更加不利的局面。這讓我不得不舍棄已經寫好的關於奧巴馬政治遺產的評論稿,而重寫本周的評論。
周強此舉之愚蠢,令人難以置信。但大家都能想到,他的昏話,首先是說給習聽的,是向習看齊而"奮不顧身"的變現。雖然我們無從得知,周強這樣做是否是奉命行事,但從政治結果看,這完全是給習幫了倒忙。至少,周強的言論,對於習近平出席達沃斯論壇的國際形像是不利的,給"國外敵對勢力"增加了一個對中國不利的話題。
當然,我也不敢完全排除的是,習近平完全不在意周強的言論。這裡的邏輯是,"既然特朗普能夠反政治正確,我習近平為什麼不能?"但問題是,對於思維正常的人來說,一定會問,習近平怎麼能一面大談"人類命運共同體",一面又認同"向司法獨立亮劍"這樣挑戰人類共同價值的狂言妄語?
不論周強"向司法獨立亮劍"是否奉旨而行,他這樣做,與最近習近平在國內的意識形態話語戰升級顯然有直接關系。人們還記得,去年初習近平放言"媒體姓黨"引發了任志強事件。當時這個事件對習近平產生了相當大的壓力,盡管最終沒有妨礙他獲得"核心"頭銜。習近平雖然不再公開提"媒體姓黨"了,但無意放松意識形態話語戰的壓力。從下令把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到最近把國家安全定義為"政權安全",都體現了這種話語戰的不斷升級。
如何來理解這種話語戰背後的思維和動機,是一個令我感到頗為困惑的問題。最近看到毛左代表人物張宏良的一篇文章,認為習近平正在回歸馬列毛,取代"鄧三科",即取代"鄧小平理論",江澤民的"三個代表"和胡錦濤的"科學發展"。我認為這完全是張宏良的鄉願解讀。在我看來,習近平對待馬列毛意識形態的態度,本質上和鄧、江、胡沒有區別,都是非常實用主義和機會主義的,一點都不虔誠,也不認真,而是為我所用。不過,習近平意識形態話語的修辭,表現出與鄧、江、胡很不一樣的政治姿態喝修辭風格。"鄧三科"的政治修辭,是希望讓盡可能多的人接受,有包容性和開放性,而習近平的政治修辭,則有很大的挑釁性和對抗性,有一種蠻不講理的味道。這正是文革紅衛兵政治話語的修辭特征。
我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為這樣的政治話語,這樣的修辭風格對習近平本人以及他希望達到的政治目的其實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是傷害巨大。習近平想保住紅色江山,不做亡黨之君,這個動機雖然不能為我所接受,但並非不能理解。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也不是不想維護中共的政權,但他們明白,面對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危機,不能說太多的蠢話和狠話,至少有些話是不能公開說的。習近平看來不這樣想,他可能認為他已經有足夠的本錢說出一些他認為的大實話。"我就是說了,你們又能把我怎樣?"
事實是,這樣的態度不僅正在引起越來越多人的反感,並且讓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反抗這個政權的政治壓迫,起到動員革命的效果。習近平固然能加害於反抗者,但這只能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災難,加速中共政權的傾覆。如果不是治國無方,改革無能,習近平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選擇呢?
這使我想起了毛澤東在文革中看到高干子弟的種種言行,曾說過大意是這樣的話,有一天,高干子弟會是一場災難。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