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評論】習近平武統台灣的意願不可低估

0:00 / 0:00

近來,台海緊張局勢陡然升溫。北京會不會對台動武,成了全世界特別是美中台地區的熱門話題。

一直以來有一種很流行的看法,認為習近平不會冒著巨大風險對台灣開戰。理由是,習一旦冒險向台灣開戰,會付出外交和經濟的巨大代價,可能會引發美國甚至西方聯盟參戰,從而嚴重動搖習氏江山;對習而言,保住共產黨政權和他的核心地位才是要旨。這種代價論有它的道理,習近平當然會考慮對台動武的代價。這也是自他上台以來一直盤旋在他腦中的重要計算之一。

習近平總是說,「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其實這主要反映了習近平本人的願望,他把它當作自己執政的使命。起初,習只是把統一台灣看成是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看成他自己能夠超越毛澤東的最重要指標。但是到了後來,他對和平統一台灣喪失了興趣和耐心,對武統台灣的意願和信念愈發強烈。同時,他對武統的代價也有了新的認知。有很多跡象顯示,習近平關於武統台灣代價的計算,在2017年發生了重大變化。

那一年,伴隨著美國在國際事務中不斷退群,美國領袖面對國內問題疲於應付,習近平空前自信地屢屢出現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燈下,認為自己離舞台中心越來越近,甚至只有一步之遙。習近平這種良好的自我感覺,並沒有因為美中貿易大戰不斷加劇而有絲毫減弱。習近平的野心——取代美國佔據世界舞台的中心,反而空前膨脹。之後,他採取了兩大步驟做了武統台灣的前期準備,一個是改變鄧小平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的政治安排,讓自己當上了終身領袖;另一個是徹底摧毀了香港的一國兩制,讓期盼和平統一的台灣人斷了念想。那時,他已經把統一台灣(主要是武統)看成是實現全球野心的重要步驟之一。

到了美國領袖換屆、新總統困於更多難題之際,習近平愈發堅定了他的認知。他認定,中國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美國正以不可阻擋之勢走衰,「東升西降」成為現在的國際大勢,這是中國百年難遇的大變局和好機會。在這個大變局下,習和他的人馬肯定對武統台灣做了新的計算,他們認為,和過去相比,中國大陸對台動武的代價要小得多,因此鋌而走險的可能性陡然升高。而在一個人說了算的極權體制中,鮮有力量能夠約束這種鋌而走險。

習近平還相信,美中兩國的軍力平衡正在發生對中國有利的變化。可以說,習近平掌管了中國歷來最強大的軍隊。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的數據,中國軍費開支十年間增長了76%,到2020年達到2520億美元。習近平還提高了海軍和空軍的地位,增強了海陸空聯合作戰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增強有助於中共提高武統台灣的勝算概率。據美國軍界人士說,中國軍隊已經不再是一支規模龐大但效率低下的軍隊,而是美國潛在的對手。五角大樓的最新報告坦言,「中國在一些領域的能力已經超過了美國軍隊,包括造船、常規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以及綜合防空系統」。

習近平還認為,一旦台海戰事發生,美國不會派自己的子弟兵去送死。美國在阿富汗空耗20年沒有取勝,臨撤軍時又犧牲13名精英士兵,因而遭到舉國討伐。這讓習近平及其官員竊喜。他們因此而確認,如果台海爆發戰爭,美國將不會派遣軍隊支援;即使美國派兵了,也可能被解放軍打敗。他們不相信美國會為台灣送死。

為了完成統一台灣的使命,習近平對台灣開戰的意願極高。對這種危險,自由世界不可低估。

(以上評論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