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核結果:錯誤
一分鐘完讀:
近日社媒流傳一張圖片,畫面顯示數位亞裔女性在燃燒的USAID(美國國際開發署)建築前哭泣。部分轉發者質疑「為何USAID僱員多為這類女性」。經查證,圖片右下角標註AI生成工具「Grok」,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FCL)以工具檢測亦顯示97.8%概率為AI生成。
深度分析:
中國外交官張和清2月7日於X平台轉發藍勾賬號「Andy Boreham 安柏然」帖文,內容為多名亞裔女性在燃燒的USAID建築前哭泣,配文稱「這群擁有英文名、中文姓氏的女性正為損失收入而痛哭」。

經檢視,該圖右下角標註「Grok」生成器,左下方註明「Created with Grok」,明確為AI生成圖像。AFCL於2月11日已無法查看原始帖文,張和清轉發內容亦顯示「此貼文無法查看」。
然而張和清與其他臉書用戶、微博大V仍採信該圖,轉發時評論「若說法屬實,解散USAID恐嚴重影響這些女性」「好奇USAID為何多僱用此類女性」等。AFCL另以AI辨識工具「Hive」檢測,結果顯示97.8%概率為AI生成。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sia Fact Check Lab)針對當今複雜媒體環境以及新興傳播生態而成立。我們本於新聞專業主義,提供專業查核報告及與信息環境相關的傳播觀察、深度報道,幫助讀者對公共議題獲得多元而全面的認識。
讀者若對任何媒體及社交平臺傳播的信息有疑問,歡迎以電郵afcl@rfa.org寄給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由我們為您查證核實。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更詳細的介紹請參考本文。
我們另有X、臉書、IG頻道,歡迎讀者追蹤、分享、轉發。 X這邊請進:中文@asiafactcheckcn;英語:@AFCL_eng、FB在這裡、IG也別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