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自身的起源一直給予極大的關注。美國《時代周刊》本期有一篇題為《重寫史前歷史》的文章﹐介紹了最近關於中國人種起源的研究。下面請聽這篇文章的摘要。根據遠古的傳說﹐有位賢人教會了中國人蓋房子﹐將他們帶入了文明時代。後來﹐一個又一個的賢人相繼教會了人們用火﹐還傳授給人們音樂和耕作技術。賢人中的最後一位是黃帝﹐他成了中華文明的祖先。這個古代流傳下來的故事告訴人們﹐人類文明起源於中國。一九二一年﹐當北京猿人被發現的時候﹐這種說法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可。後來的幾十年中﹐中國人一直認為那里是現代人類最早的發源地。最近﹐中國人種發源於中國的說法受到了科學研究的挑戰。由十二個研究單位所組成的中國人遺傳基因研究項目﹐檢測了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中的二十八個﹐并且將它們和其他亞洲與非亞洲的民族相比較。他們的結論是﹕中國的人種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樣發源於非洲。這些遠古的祖先通過印度洋向東遷徙﹐經過東南亞到達中國。研究人員指出﹐現在可以肯定﹐來自非洲的人種基因是現代亞洲人基因中的主要成分。這一項目本身受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項類似的研究的啟發。那項研通過各個不同民族與種族群體的DNA基因分析證明﹐人類有著共同的祖先。研究人員將這位祖先命名為"夏娃”﹐她生活在二十萬年之前的非洲。中國的研究人員分析比較了中國人、東亞其它地區的人種、非洲人種、以及其它地區人種的基因。他們的結論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在四萬到六萬年之前才來到中國的。這種說法向過去有關北京猿人的研究提出了挑戰。在北京附近的周口店發現的猿人大約生活在五十萬年之前。北京猿人是否能證明有兩個人種最後融合在一起呢﹖基因研究否定了這種可能。不過﹐著名的中國古人類學家吳教授指出﹐實驗室中取得的證據并不見得全面。其它各學科的研究對基因研究的結果也提出了挑戰。吳教授認為﹐如果遠古人類的確是從外面遷徙到中國來的話﹐那么他們就應該帶來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類似於在中近東發現的那些工具。但是除了一個例外﹐考古中根本找不到那類工具。在他北京的辦公室里﹐吳教授拿出一個在中國發現的古人類頭骨﹐指出了那上面獨具的特徵。他說﹐這些古人類的面部相對扁平﹐鼻梁相對較低﹐上部牙齒呈鏟子狀。百分之九十的現代中國人具有類似的特徵。他認為﹐人類遠祖從非洲移來的說法在歐洲可能是正確的﹐但是中國人種的發展有著不同的軌跡。所以他認為基因理論并不適用於中國。中國以及其它東方地區的人種主要是本地種族的發展再加上外來種系的滲入。吳教授批評道﹐基因研究人員應該更多留意現有的考古材料。他還指出﹐古人類學家至今還沒有發掘出五萬年或更早的證據來證明所以單一的遠古祖先的存在。不過﹐如果要證明中國人種發源於本土﹐也同樣需要更多的考古材料來作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