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題:《中國六四真相》--桑恩

由張良編著的《天安門文件》中文版《中國六四真相》在四月十五日,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逝世十二周年正式全球發行。目前確實賣出多少,仍是未知之數,不過據發行的明鏡出版社指出,到四月底為止,他們已經印刷了二十一版,未交付的訂單超過二萬冊。對於有人批評這本書的是商業炒作,明鏡出版社總編輯何頻回應,這本書受到國際及港台媒體大幅報道,並不是炒作的結果,而是證明六四事件在許多人心目中留下了太深刻的記憶。在《中國六四真相》出版前後,頻頻傳出有海外學者、異見人士或民運人士在大陸被捕的消息,也有消息指大陸方面嚴禁這本書流入以及在國內翻印,令這本書的出版更引起注意。北京的外交部則一再強調,這個書的內容並不真實。英文版《天安門文件》的編輯黎安友及林培瑞,以及中文版發行人何頻都表示,他們當初接觸原稿的時候都有考慮到文件的真實性,不過經過仔細的閱讀及分析之後,他們相信文件的真實性很高,並有助恢復六四歷史的本來面目。英文版《天安門文件》出版後,許多人質疑書中引述文件的用詞、人物談話的語氣與現實有出入,懷疑內容的真實性,由於有解釋指這些只是翻譯上的問題,使中文版的出版更令人期待。現在中文版《中國六四真相》已經出版,當中涉及許多人物仍然在世,他們又如何去看待書本內容的真實性呢?在六四事件發生時擔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長的陳一諮,目前是美國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席,他認為書中的文件是真實的,很多事件他是知道的,例如書中提到五月十七日政治局常委在鄧小平家裡開會、其他的政治局會議記錄,以及公安、國安、教委及各省市反映給中央的文件,不過有許多文件當時他也沒有看過,他相信,現在的中共中央委員,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沒有看過。不過,陳一諮對文件內容的真實性卻有保留。陳一諮舉例,文件中李鵬一開始就把六四定性為帝國主義勢力、外國反動勢力的顛覆,這種判斷並不正確。陳一諮根據他個人經歷指出,基於為尊者諱的思想,文件中加重了中共元老鄧小平關於改革開放的份量,而故意減少了當時的總書記趙紫陽強調不能夠戒嚴的原因。《中國六四真相》記載了一份當年北京市委根據李鵬指示,由李錫銘、陳希同向政治局提交,名為《關於動亂的實質》的緊急報告,在書中第八百五十頁的地方提到美國、英國、香港及台灣都有人不斷送錢到天安門協助學生。其中一段提到:"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被稱為趙紫陽同志智囊團的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陳一諮也在戒嚴令發布後暗中向高自聯送錢。這是發人深思的"。陳一諮指出,這段記載與事實不符。陳一諮認為,這些文件是故意誤導事實,將六四的部分責任推給趙紫陽。《中國六四真相》也記載了了八九年五月在天安門的學生開始絕食行動後,統戰部、安全部及信訪局的提供的報告,其中提到十四日晚包括戴晴等十二名知識分子到天安門廣場與學生對話的情況,在三百九十四頁中記述了一段《河殤》的主要撰搞蘇曉康當時對學生的講話,目前是美國《民主中國》編輯的蘇曉康對這段記錄的評語是一字不差。蘇曉康認為,不管《中國六四真相》的出版帶有甚麼色彩及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本書很有歷史價值,給予研究、分析六四事件的人很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