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許多其他地區一樣,歧視新移民的問題在香港也存在。最近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委員會的聽證會上,香港民間組織的代表指出,佔香港人口近百分之五的大陸新移民有受到歧視。有份提交報告的香港種族平等聯盟發言人麥海華指出,香港人歧視大陸新移民的問題其實一直存在,形成的因素也很複雜,其中香港主權移交後所產生的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居港權問題是近年大陸新移民受歧視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發起網絡聯署,支持由香港人領養的少女談雅然繼續在香港居留的鄭其建就認為,香港人對大陸新移民有抗拒,與香港近年經濟不景有關。麥海華指出,在經濟不景的前提下,市民會特別覺得新移民山攤分了他們的社會資源。不過麥海華認為,一些政治因素也造成了部分香港市民歧視大陸新移民。香港代表團在《消除一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的審議會議結束當日,向委員會保證香港政府會致力透過所有適合的方法來實踐《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的條文。率領香港代表團的副法律政策專員黃繼兒強調,香港目前有禁止種族歧視的法例,規管政府和公共機構,而在本法法律中也有適當條文禁止無論個人或機構為煽動種族仇恨,或因為種族原因而引致的暴力行為及活動。不過種族平等聯盟的發言人麥國華指出,普羅大眾歧視新移民政府需要負上部分責任。例如在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居港權產生問題後,政府宣稱有一百六十七萬符合資格的人將會到香港,屆時醫療、住屋、福利等都會出現問題,引起了香港人對大陸人的排斥。事實上,爭取居港權人士在抗爭過程中的一些激烈言論及行為,確實加重了香港人對大陸新移民的反感。去年爭取居港權人士到香港入境處抗議,其間發生騷亂,有人在混亂中縱火,引致一名入境處職員死亡、多人受傷的事件,令一些本來不反對給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居港權的香港人,也提議先將這些人遣返大陸。在縱火案中,有二十二人被捕,至今已被拘留近一年,一直支持這些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爭取居港權的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月初組織一次二十四小時的絕食行動,聲援被捕人士。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發言人孔令瑜表示,組織這次絕食行動是因為政府的拘留並不合理,對部分可能是無罪的人實在不公平。她認為,其實不止是市民,政府一些高官及傳媒,也都以有色眼鏡去對待這些爭取居港權的人。孔令瑜認為,新移民雖然會分享部分社會資源,但歧視他們並不能夠解決問題,只會令這些人更邊緣化,令他們誤解香港的社會福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