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的七時,在大陸只要打開電視,都會聽到這段開場音樂。家家戶戶看到的,就是新聞聯播。
今年30多歲的湖北人士胡澤國,過去是新聞聯播的忠實觀眾,幾乎每天都會收看,但現在只是偶爾看一下,是什麼原因改變了他的習慣?他說:只報喜不報憂,總有很多社會的矛盾,他們不願意報,沒有去揭露。這些新聞不看也罷。現在只報喜不報憂,社會生活的問題得不到反映,所有的事情要等到中央有了決定後才報。
胡澤國認為,作為觀眾,最想看到的是真正能夠如實反映社會狀況的新聞。國家、國際、社會的狀態,發生甚麼大事應該播出來,假如有社會事,要如實反映,假如地方有貪污的事情,就一定要報道將它公開。
中央電視台的興衰史始於1978年1月1日,當日起每天製作新聞聯播,主要是播報全國各地的重要新聞,亦有部分內容是報道外國資訊。每晚頭條及前半部的新聞時間,幾乎肯定是國家領導人接見外賓、出訪外國,或者到各地視察的消息,31年來紿終如一。
雖然是這樣,但由於種種政策的配合,令新聞聯播成為大陸權威性最高的新聞節目,包括國家廣電總局規定,各省市和自治區電視台的第一台,每晚七時都要準時“聯播”。到82年,中央更授權新聞聯播可以較其他媒體公布重要消息。在北京更有官方報章報道指,新聞聯播的審片室,有一部電話可以直通中南海。這些做法,過去一直令新聞聯播收視直高企,90年代高峰時,收視達到五六成。
不過,隨著民眾對新聞內容的要求增加,互聯網的訊息更多更廣,新聞聯播的收視一直下滑。以北京為例,根據收視調查公司的報告,新聞聯播05年的收視有百分之十,07年新聞聯播嘗試採用一批新主播救亡,但一樣起不到作用,今年的收視已跌到得百分之五至六,跌出了北京的收視十大,收視率更較本地電視台製作的新聞節目低。
到底,大陸的民眾還有興趣看新聞聯播嗎?
福建的張小姐,每日放工回家,都會看一看新聞聯播。她說:挺好的,挺豐富的,報道領導人的活動,讓我們都知道一點。記者問:這些領導人的活動重要嗎?張小姐說:當然重要,他們在那裡我們都不知道的話,那怎樣當領導人。
但相比起來,大陸有更多人已經厭倦了新聞聯播。
在廣東唸大學研究院的張同學,差不多每日都會看新聞聯播,但他表示,除了一些國家政策之外,其餘新聞聯播播出的新聞,他一點都不感興趣。他說:不是很愛看,他們的民生問題比較少,現在的新聞聯播大多數都只是關心領導人,我都主要在網上看新聞了。一般網絡上的新聞比較多,國內、國外、國際的都有。
的確,現在年青的一代,很多都已經不再看新聞聯播,即使連新聞系的學生,亦都不願意看。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艾紅紅,早前曾經在新聞系本科班內做一個簡單調查,發現班內30名學生,只有3個人仍然有看新聞聯播。
普通百姓沒有興趣看,新聞工作者又如何呢?看了31年新聞聯播的資深新聞工作者黃良天,對這個節目猛烈批評,他認為,節目正正反映出現時中國新聞界的理念,只是做黨和政府的喉舌,完全沒殺了新聞監督社會的基本原則。他說:哪有甚麼好看,它只是公報而已,是政府的聲音,第一第二第三條新聞,必定是領導人,還要按官級來分,一個礦難死了50人,他們不先報,只是先報胡錦濤作出批示,接著是總理的批示、副總理趕到現場,最後才播礦難是怎麼樣。
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一提到新聞聯播就相當激氣。他說:看完會生氣,全都是屁話,報喜不報憂,深圳市長貪污,全不報,它沒有價值,我看新聞會上網,它只報領導人出訪,接見甚麼人,跟老百姓沒有關係,老百姓不會關心。
新聞聯播的千篇一律、官腔連篇,流失了不少觀眾。剛去世的新聞聯播主播羅京,早年曾經想改變髮型,但被台長拒絶,原因是新聞聯播必須有既定的風格,若羅京換了髮型,觀眾會認不出他。
雖然是趣事,但正正反映出新聞聯播追不上潮流,脫離了群眾。有網上調查指,受訪的百分之六十二網民不認同新聞聯播現時的播報方式,有網民更將新聞聯播30分鐘的內容,創作了一首詩去諷刺,說:前10分鐘說中央領導都很忙,中間10分鐘說中國人民很幸福,最後剩餘可憐的3分鐘說外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為了擺脫這個形象,提升收視,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喻國明日前透露,新聞聯播將會進行大改革,有別於以往嚴肅、拘謹的年代,會加插現場直播、報道內容會親民一點、亦會增加國際新聞的篇幅。他更明確的說,改革的意思是來自高層。本台嘗試聯絡他,但他的手機一直接不上。
消息一出,引起多方面的討論,有報道指,改革會在下月一日正式開始,更形容為“改革幅度將會是十多年來最大的”。
央視銳意改革新聞聯播,但有評論就認為,只是換湯不換藥。大陸民間學者昝愛宗表示,新聞聯播的改革只是形式上的改變,對監督社會仍舊沒有幫助。他說:它是中南海的大喇叭,中南海有甚麼聲音,它就會全力加大力度推來推去。沒有去改變,因為它是宣傳的東西、工具,不是新聞的東西。他們不會自己人打自己人,比方說假如每天中央台播重慶發生甚麼災難,多播幾天了,薄熙來肯定會下台了。
黃良天亦有同感,他認為中央台始終都是黨的宣傳機器,任何改革都改變不了這個本質。他說:不可能的,在這個體制下,不可以跳出去。仍是黨和政府的喉舌。都是他們利益集團的控制下,只是為黨說話。
距離新聞聯播改革的日子不多,外界都拭目以待新聞聯播到底會如何改革,究竟是換湯不換藥,抑或是全新的內容大執位,到七月一日便會揭曉。不過,一般民眾最期待的,是中央台的新聞節目,能真正發揮到監督社會的功能,否則,不論如何改革,都只會淪為宣傳工具,失去新聞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