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港人移民系列(3)--- “香港很陌生,移民到台灣”

0:00 / 0:00


繼續有港人移民系列,今日聽下香港公務員的心聲,特別是一批年近40,擁有良好教育、學歷、工作、生活穩定的中產階級。在香港教育局從事行政工作的張先生(化名),曾經為人師表,他對本台直言,國民教育、梁振英上台,令他重起移民的念頭。當下的香港已不再熟悉,但隔海的台灣在人情、民主、生活等各方面,卻令他響往。(何山報導)

"移民這事,我是有想過去英國、新加坡或台灣,這想法很強烈,老實說是因為梁振英,我現在是公務員,在教育局上班。以前的董建華與曾蔭權,他們不會做太過份的事,現在的感覺是很差,與我覺得香港已經不是很像香港。例如我現在住新界,不是甚麼旅遊的地方,但家樓下的商場,是刻意安排一些車輛,到關口接大陸人來購物,我就發覺,我去超市買菜也好、買個人用品也好,碰口撞面都是大陸人,到茶餐廳吃飯,旁邊是一批不懂叫香港菜的大陸人坐著,我就覺得我的生活很受干擾。"

擁有兩個碩士學位,又有教育文憑,做過老師的公務員張先生說,大陸人佔領香港,由2003年自由行開始,是不爭的事實。但不願意說,香港被大陸人佔領,是他要離開,移民的原因。他說,自由行泛濫是其中一個解釋,但不是所有的原因。

張先生說: "整條西洋菜街,都不是講廣東話的,尖沙嘴、廣東道,更不用說,全是一些名店,外面一個個(自由行陸客)蹲在地上,那感覺很差。我跟人家說,我是香港人,就是告訴別人,我不是大陸人!關於自己的身份認同,在1997年之前,我們念書的時候,很多人都說,究竟你是中國人還是英國人?每一年在填表的時候,都不知怎樣填,那時的感覺我是香港人,在回歸初期,我會覺得自己是中國的香港人,但現在我會認為我是一個華人,住在香港的華人。"

至於是要走,要移民,與香港人過往的自豪不再有關係。"我希望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是一個香港人!但現在我說,我是一個香港人,作用是將香港人與大陸下來香港的人分開。"

最後,要走,則是算到梁振英執政的份上。張先生說,梁政權下的香港,他覺得越來越陌生。"我在香港做了30-40年人,但感到越來越陌生,這裡只是一個名叫香港的地方,是否我一直認識的香港,我不清楚。"

張先生在畢業之後,也打算過移民英國,也有在當地的工作機會,但由於要顧全兩老的生活,他當年放棄。2013年,想要移民的感覺重新回來了。他說: "當時還覺得香港OK呀,還可以住人,所以就進了政府做,到現在也做了好幾年。之前曾蔭權年代也沒有兩樣,他始終是來自公務員,旗下的公務員也挺好過,不會捲入一些理念與政治上的鬥爭,我們不會成為夾心人。梁振英上任之後,挺感覺到當時只有兩人(競)選(特首),公務員是不希望梁振英做的,但他還是做了。"

他並舉例,中國歷史科不被列作初中必修科,國民教育一役,曾是老師的他就吃不消;梁政府的教育方針,硬要將有偏頗的材料教給下一代。"國民教育與不將中史列為初中的必修科目,我在工作崗位是執行的,就算我以前在學校教書,你的課程怎寫,我就怎樣教。國民教育科定出來的時候,有否根據呢,是有問號的。"

記者也問張先生,為何移民的目標是當年香港的宗主國英國,或新加坡呢?張先生就說,是希望回到一個自己熟悉的地方生活,他愛英女皇,也愛英國足球。新加坡則是以秩序井然著稱。"我之前沒有去過英國,旅行之後,原來英國很多方面與我長大時的香港很像。英國是我其中一個想去的移民地方,新加坡則是整體與香港很像,中英文都流通,也是一個殖民地。都是大城市,很多人住,跟香港一樣。"

最後,移民選台灣,是張先生的抉擇!亦是台港兩地可以達成一小時飛行生活圈,有急事可以速回香港有莫大的關係。他說: "我第一次去台灣,是10年前,那時純旅遊。台灣比香港是落後一點,但感覺是人有規矩,有禮貌,周圍的東西很整齊,會很放心,在街上掃街買東西吃,也不會擔心。(哪怕真的有髒,也不擔心)我在香港不會掃街式的亂吃,台灣我會,台灣感覺是很安全。"

之後,張先生起碼一年去台灣一次。當地的人情風貌,談得攏,也使他愛上了那個地方;他也想過能否娶一個台灣的太太,索性入籍當地,做個台灣女婿。"多去台灣之後,也認識了一些台彎的朋友,我喜歡五月天(樂隊),我有機會就去(台灣)聽演唱會。很認真的想移民,是選台灣!也跟朋友聊過,我有甚麼辦法可以移民。三種方法:一是娶一個台灣女子,入籍做公民;另外是引入專材,有公司請我;或是投資移民,500萬台幣買一個項目,你就可以有居留權,三個都想過。"

外貌正派、身材高大,在香港又有物業的張先生笑言,要選第一條路,做台灣女婿,得先認識台灣姑娘,要人嫁你,而他至今仍未娶妻;他並計劃過在台灣開補習社,可以教英文,成為移民後的一條出路。"首先要有人肯嫁你,是認真的!選台灣不選新加坡,因為還比較近,有甚麼事都可以馬上回來。"

台灣TVBS電視台,今年的8月,曾經推出"港客哈台灣"的系列報導,介紹港人為何羨慕台灣。《天下》雜誌的資深主筆陳一姍,則分析過,香港回歸中國16年了,中國為何仍是買不到香港人的心?她指,過去5年,大陸、台灣、香港,"正形成一種糾結的三角關係"。

由2008年起,香港人一年比一年瘋台灣。對於香港人愛台灣,文化人歸納出5大理由,分別中港兩地"同文同種,語言無障礙"、台灣有"濃厚人情味,服務到心坎","物價相對便宜",還有"大陸遊客占領香港",以及港人"羨慕台灣民主文化"等。

那對於正要移民的港人,瘋台灣的五大理由,誰輕誰重?,哪個先,哪個後呢?下一集,港人移民系列(4)–退休到台灣,我們再講。我是何山,下次節目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