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法律博士生曾雨璇因涉悼念「七一」刺警案早前被國安處控告「煽動」罪,保釋期間再被指有計劃於鬧市懸掛「六四」直幡,遭拘捕及加控,最後被判刑半年。曾雨璇被捕前接受本台訪問時說,希望為香港「作一點改變」,縱使抗爭路上難覓同路人,她仍堅持一個人去行動。「港漂圈」的人感佩曾雨璇的事蹟,但也感到恐懼。他們認為,曾雨璇入獄代表香港的「紅線」在《國安法》後越來越緊,社運已成禁忌,對「港漂」也不例外。

穿小熊維尼舉白紙T-Shirt的港漂女生
中大法律博士生曾雨璇,去年(2022年)來港不到一個月就參與「白紙運動」,元旦在崇光百貨(SOGO)悼念「7.1刺警案」涉案男子梁健輝,她因此被捕,其後准保釋,但「六四」前夕,曾雨璇再度被捕,她被指涉及參與展示「國殤之柱」直幡的活動,她承認「企圖作出或準備作出一項或多項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被判囚6個月。
曾雨璇是首位煽動罪罪成的「港漂」,她的案件震驚「港漂圈」,有「港漂」亦因此懼怕被港警盯上。曾雨璇在被捕之前接受本台訪問,她原本預計香港國安只會抓政治人物,而她自言只是「小人物」,說難得來香港,要為香港爭取自由。
曾雨璇說:現在的香港跟之前太不一樣了,就感覺想要做一點改變,就是可能也沒甚麼用吧,但是我覺得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
支聯會被告「顛覆國家政權」才認識鄒幸彤
曾雨璇經常穿著小熊維尼舉白紙T-Shirt在各示威場合現身,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她表示,在內地一所大學讀法律,曾研究「港澳法治」,當時老師用VPN翻牆直播香港立法會民主派議員在議會內用身體抗爭的場面,這是同學們第一次看到香港的「實況」。疫情間她申請來港讀書,翻牆知道支聯會被控告「顛覆國家政權」,曾雨璇笑言,那時候才知道香港有支聯會這個關心「六四」事件的組織。基於好奇心,她翻牆看了很多「六四」的新聞,亦開始認識鄒幸彤的事蹟,到港後差不多每一場鄒幸彤的庭審她也會參加旁聽,「就當是做法律研究,也是有需要的」。
曾雨璇說:最後結果(六四)來看是悲劇的,但是我覺得它有一點,就是還蠻光榮的一點,就是它成為了基本上是我們這一代人,就是好幾代人的共同記憶,所以就是共同記憶shared memory,這個東西,我覺得還蠻有意義的。
對「白紙運動」感失望 不怕公安騷擾父母
去年10月北京的「四通橋事件」與11月的「白紙運動」席捲全中國,當時曾雨璇剛剛抵港,很快便積極在當地投身相關聲援活動。她坦言有時只得她孤身一人,感覺若有所失,儘管如此,她仍堅持抗爭。
曾雨璇說:感覺大陸其實是不關心(社會政治),大部分人。民眾的想法還蠻重要的,假如大家都不關心,你去做了也感覺沒有太大意義。我覺得就反正⋯⋯就蠻老套的一句話啦 ,就是我覺得是大家的duty(責任)的,It's our duty。
這份堅持令她在國內的家人惹上麻煩。曾雨璇因悼念「7.1刺警梁健輝」被控煽動,國內公安早聯絡了她的父母,母親擔心女兒在港的抗爭運動觸犯《國安法》,早勸女兒停止抗爭。但她仍絲毫沒有動搖。
曾雨璇說:我覺得我跟父母⋯⋯我是獨立的個體,假如他們(公安)要對我父母做甚麼, 那也不是我的錯,是他們(公安)的錯 。

同樣的白色恐怖也開始在「港漂圈」內蔓延。去年11月,中環、旺角、中大等地出現快閃的「白紙運動」,大批高舉白紙的港漂學生、上班族被警方抄下身份證,「港漂圈」內彼此探問:「國安有沒有找你的父母喝茶?」
港漂圈充滿白色恐怖 佩服曾雨璇的勇氣
曾雨璇二度被捕至今已3個月,「港漂圈」也關心她在獄中的生活,2020年來港修讀碩士的Sandy是其中一人。Sandy因旁聽政治案件在法庭遇到曾雨璇,她當時身穿維尼圖案的T-shirt,一眼便知道她想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她對曾雨璇入獄一事感到心痛。
Sandy說:可能香港人會說是「送頭」,但我不喜歡用這個字眼,因為一定有很多大陸朋友或同學,他們沒有這個勇氣,不敢站出來。他們一定很感謝有一個人可以站出來,同時也會心痛,因為她沒有這個必要。


另一名「港漂」Lily曾在讀書時期與曾雨璇有一面之緣,她對曾雨璇的勇敢感佩服。她認為,曾雨璇因悼念梁健輝而被捕,她是以身測試香港那條模糊的「紅線」,港府是要透過對她判刑「殺雞儆猴」。
Lily說:例如是《國安法》、七一刺警這些是不能觸碰的,其實她(曾雨璇)有做類似其他行為,但因為「七一刺警案」才擺上法庭。我覺得香港是很明確地叫你不能動一些東西,無論是香港人還是大陸人,我覺得頗恐怖,我也覺得不至於要加那麼多罪名的地步。
Lil y說香港的「紅線」漸漸收緊,香港社運現已不容討論,包括在「港漂圈」。
記者:張仕仁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