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策部門再一次因工作失誤,令重大發展計劃觸礁。國家發改委承認,因中國天然氣供應存在巨大缺口,令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煤改氣計劃受挫,受影響的區域要放寬燃煤限制,為民眾度過供暖難關。這是官方首次公開承認煤改氣計劃遇到障礙,也是習近平執政以來,一個龐大的環保計劃受挫。(黃小山 / 程文 報道)
國家發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週一在新聞發佈會上稱,今年1至11月份,全國天然氣消耗量達到2097億立方米,其中國內生產天然氣佔1338億立方米,進口天然氣759億立方米,與去年同期比較,消耗量增長近三成。
在回應媒體提問時,孟瑋稱居民供暖宜電則電、宜煤則煤、宜氣則氣、宜油則油,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目前不具備條件地要尊重當地群眾的取暖習慣,並稱要以確保溫暖過冬為第一原則。
這是繼本月4日,環保部緊急發文放鬆燃煤禁令之後,官方首次從決策層面對此公開回應。標誌著從今年10月開始推行的華北京津冀及周邊28城的禁煤運動基本結束。
與此同時,禁煤重點區域河北官方發佈消息稱,經濟撥付46.5億元資金,用於農村氣代煤、電代煤取暖補助。
河北媒體人董先生透露,官方的溫情表態,可能對現實的困境無補於事,是否落實還很難說。相反,造成新一輪的浪費和破壞,最後依然由民眾買單。在高昂的價格下,村民用不起的問題已經非常明顯。
董先生說︰我覺得這個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因為煤改氣之前像村裡煤池都強行拆除了,那個煤都被政府折算價格收購了。村裡各戶是沒有煤的。我瞭解的燒氣比燒煤貴很多,你要是捨得花錢燒,那是沒有問題。如果捨不得那怎麼辦?而且農村一般密封性不如城市,而且補貼那些東西都是象徵性的,根本抵消不了采暖的壓力。
另據來自山東方面的消息顯示,氣源的緊張,實際上已不是華北小片區域的問題,山東片區的燃氣價格也大幅度漲價。
據老家在山東濰坊的劉濟濰先生透露,從當地出租車司機群體反饋的信息顯示,現在的天然氣價格已漲到每立方4.5元,同時,因燃氣儲備甚至無力供給近郊,官方正在力推一個燃煤替代品。而這種項目背後,卻再次面臨著官方的利益壟斷和運營不透明的問題。
他說︰原來是3塊8一立方氣,現在出租車加氣是4塊5,而且要排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的隊。這成本太高了,天然氣在農村根本不可能。在哪個近郊可能要控制,好像有一種專門用的煤球,把煤經過洗了,經過脫硫處理後,政府指定廠家來賣給近郊。這個就形成一個壟斷,那肯定存在一個利益輸出。
而遠在四川成都的人士亦表示,因為四川境內本身就擁有川東大氣田,因此緊缺的狀況還不算嚴重,但即便如此,成都市的一些地方也出現了氣壓不足的問題。
而希望匿名的觀察人士陳先生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時稱,發改委的態度是煤改氣沒有成功的可以用煤,但現在實際狀況是很多地方根本沒能完工,即便是完工的農村地區,也用不起。
他說︰他是煤改氣沒成功的可以用煤,就是為了上面這個壓力,然後根本沒有考慮這個氣夠不夠用的問題,產量很有限,暴增這麼多用戶,他供不應求了應該是。還有老百姓燒不起這個氣,因為成本很高,如果不間斷的燒的話,可能一個月要一兩千我聽說。他們這個煤改氣現在很多地方在施工了,你想如果說他真有步驟有計劃的去推行這個,他夏天秋天就應該做這個了,而不是到了冬季該供暖的時候來搞這個東西,還搞的虎頭蛇尾。
他強調,目前中國的能源結構已經注定了燃氣無法覆蓋那樣大的用戶量,而這種能源匱乏的現狀,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解決。
另一個讓人擔憂的問題是,現有的生產條件,是否會再次造成2003年川東開縣井噴的慘劇。而業內人士明確表示,非常不樂觀。因為中國的油氣國企實行產銷分離,最應該得到保障的第一線生產企業,即便是在油氣都被指是暴利的前十多年,狀況也一直不好。
在談及此次禁煤運動的根源時,陳先生表示,這和近來北京如拆天際線之類的做法一樣,隨意決策所致。而迫於政治壓力,下面的執行層面的官員,則不會也不願意去考慮,不執行就會有麻煩是否合理。
他說︰就跟北京這邊拆天際線,很可能到以後就虎頭蛇尾了,不了了之吧。跟小孩過家家似得,這麼大的事說開始就開始,說停止就停止。也沒有什麼聽證會也沒有什麼徵詢意見,就是頭腦一熱就上馬,覺得不對又停工。上馬也是他的功勞,停工也是他的恩惠,太搞笑了這個。上面的壓力讓他們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事或者說不願意去考慮。上面讓禁煤他們就馬上去,至於是不是很貴,會不會鬧氣荒他們通通不管,反正走一步說一步。
在談及大氣狀況是否有改善時,陳先生稱,在有風的狀態下,似乎有所改善。但背後的更多的原因是華北、包括山東,大量高排放的企業已被停產。並且這種限產將一直持續到2018年兩會後。
另據當地媒體記者透露,此次煤改氣、煤改電,其實都只是於今年初官方力推的龐大的環保計劃的一部分。今年初,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環保部、國家能源局以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六省市聯合發佈的《京津冀及周邊大氣防治方案》顯示,壓縮鋼鐵產能、清理散亂污小企業、禁煤限煤、一直是重點內容。
但根據官方設定的時間進度表顯示,迄今為止,原計劃的10月底完成多個工作任務的藍圖已經破滅。而國家環保部沒有回應本台記者的採訪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