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援港專案(上)】最快工作5年有望申請定居 港在台抗爭者迎來曙光?

0:00 / 0:00

早在今年5月份,台灣當局本來有意放寬港澳白領專業人才來台工作5年後取得定居,然而方案公布後隨即被一些民進黨立委反對,因此當局立即「暫緩」,大批在台港人頓感失望。事隔兩個月,本台獲得消息,台灣政府會再有新的援港方案,不過今次則是針對「專案者」。據本台了解,這個新措施大約在7月初起動,陸續有已成功申請專案的港人抗爭者,獲交流辦專員告知相關詳情,他們將獲得工作許可,只要符合相關條件便可申請定居。同時,專案學生不再限每周20小時工作,亦可選擇就讀夜校。然而台灣政府秘而不宣,至今仍沒有公開這個措施。不過陸委會沒有正面否認這個措施,只說「一向積極提供協助,並持續精進及完善相關機制」。對成功申請專案的抗爭者,是否在取得台灣身分的問題上,迎來曙光?有專案者坦言,現在才有這個措施,已影響很多人的選擇,但只能說欣慰,隔了3年終於等到這措施。

最近獲批專案者 被通知出席說明會介紹新措施

已來台3年、今年獲批專案的在台港人抗爭者阿威(化名)對本台指,他8月份出席一個說明會,台灣的勞動部、移民署、陸委會及教育部都有派人出席。他獲告知專案將有一個新的措施,便是5年後附合條件可申請定居。不過據他了解,一開始已經成功申請專案的抗爭者無須開說明會,只有專員私下告知其新措施。

feature-twvisa4.jpg
在台抗爭者專案新措施流程。(粵語組製圖)

另一2020年初來台,並在去年年頭獲批專案的抗爭者阿肥(化名),今年7月中獲交流辦專員透過電話方式告知有新措施,但他沒有出席過任何說明會。

另一位來台接近一年,但一直沒有申請專案、只以學生身分留台的抗爭者Amy(化名)則向本台表示,大約在6月尾的時候,被過去一直協助香港抗爭者的民間團體,建議她盡快申請專案,因為將會有新措施推出,她再從一些援港專案群組,獲得新措施的相關詳情。

專案者留台滿 5 年 薪金達最低工資 1.5 倍 可申請定居

本台綜合所得的資料,在新措施下,已成功申請專案的香港抗爭者,每年在台居留滿183天,且通過專案當日起計第5年,薪金達最低工資的1.5倍,便能申請定居台灣。而且,他們頭4年不一定要有薪金證明。假設一位抗爭者於2020年2月獲批專案又符合資格,意味他最快2025年2月便能申請定居。

程序上,他們要先經交流辦協助,再向勞動部申請「個人工作許可」,然後向移民署申請「工作居留」簽證,當中要帶同一名台灣保證人。簽證亦非一批便批出5年,而是需要每年續簽。

工作許可及居留簽證 非只有 5 年期限

假設專案者第5年薪金未達1.5倍,是能夠繼續續簽「個人工作許可」及「工作居留」簽證,並非只有5年期限。直到符合條件,便能申請定居。

新措施下專案者在台工作更便利

這個新措施除了有機會解決已進入專案的抗爭者留台的身分問題,另外值得關注且有即時幫助的是,日後他們在台申請工作也會比以往便利。他們將會即時獲得工作簽證,無須再因沒有身分而成為黑工,亦無須再先找到僱主聘請及願意跑文件,才能申請工作簽證。而且應聘公司同樣沒有限制資本額,所以到一般公司、餐廳、商店等應徵也可。

專案學生不再限每周 20 小時工作 亦可選擇就讀夜校

另一方面,有專案港人正以就學身分留台。如果走舊路盼取得台灣身分證,即4+5(畢業後留台工作連續滿5年),首先要聘僱公司符合聘僱外國人的資格,且願意代為申請工作許可、畢業生要通過評點配額制或月薪達47,971台幣,才能申請工作許可並轉換成以工作簽證的方式申請居留。然後要連續留台工作5年、每年逗留滿183日以上、最後一年平均月薪需達最低工資兩倍(約5萬台幣),才能申請台灣身分證;可見過程絕不容易。但專案新措施下,無疑為正在就學的專案者提供多一個選擇。

此外,不同於學生工讀許可,他們可以無需再理會每周只能工作20小時的規條。此外由於專案新措施讓他們能申請工作居留(HF171),變相可就讀夜校,不再局限於HF168的就學居留身分,只能讀日間學校。

「已影響很多人的選擇,只能說欣慰,隔了 3 年終於都有」

阿威坦言,台灣政府事隔3年才進行這個措施其實有點太遲,因為已經影響了很多人的選擇。

阿威說:因為大家其實沒有5年計劃之前,大家為了得到台灣的身分而選擇讀書,我身邊有不少手足可能已經29歲,但都去讀大學一年級,就是為了可以留在台灣。所以覺得隔了3年才推出其實對我們來說是很遲,已經影響了我們很多的選擇,甚至乎我們已浪費了3年時間讀書或者其他方面。如果一開始我們剛來台灣有這個選擇,我猜好多手足也不會選擇讀書,而是出來工作。現在只能說欣慰,隔了3年終於都有。

feature-twvisa5 .jpg
新舊專案對在學者及工作者帶來的分別。(粵語組製圖)

對於這個新措施沒有公開的明文規定,阿威說一定會不放心,他慨嘆「他日藍營上台又會點呢?可能都會有改變,我們難免會擔心,但我們都沒有第二條路選擇」。雖然心中存在不安,但無疑新措施已為他們帶來即時的幫助,至少現在他能馬上申請工作簽證,可選擇的工種更多。

「無新措施也是繼續工作養自己 現在只是相對安心一些」

阿肥對新措施則沒有太大感覺,並唏噓地說「也是想辦法生存,即使沒有新措施也是繼續工作養自己,現在只是相對地安心一些」。

阿肥說:這個政策並非即時生效,是有5年的限期,那麼5年後再算。你還沒符合到別人的條件,也考慮不到甚麼。沒有甚麼不實在,更不實在的都經歷過,就像香港的事也不實在,但都經歷過。政策是他訂的,符合到要求拿到(定居)便拿到,拿不到難道怨台灣政府?他沒有必要給你的。

對阿肥來說,流亡來台後,很多時只能見步行步。當初他選擇不走讀書的道路、而是工作,屬少數的一群。但比較幸運的是,當時正在申請專案的他,找工作已沒有最低工資兩倍、聘僱公司1000萬資本額的要求。不過仍有一個難關,便是要率先有僱主願意聘請沒有身分、只是不斷以續簽的方式停留在台的他,之後還要願意幫他處理文件,他才能向勞動部申請工作簽證並留台。當時阿肥花近4個月,才找到從事食品貿易的台灣僱主願意聘請他,但有別於讀書的「4+5」,他不論留台工作多久,也不能申請定居。不過專案新措施下,則為他帶來改變。

援港會:政府一直有問意見

台灣民間支援香港協會香港事務部主任黃奕武接受本台訪問時說,「知道政府一直有問意見,不少民間組織也有幫手足傳達意見」。對於新措施能再幫到多少抗爭者,他說「我不知道能幫到多少人,但我們希望所有有需要的手足都可以得到應該有的待遇」。他續指「以我觀察,長期以來(政府)是有改善幫手足的機制」。不過若新措施沒有公開明文規定,對抗爭者來說是否可靠?

黃奕武說:好希望台灣政府真的能幫到抗爭者,我希望去到最後真的幫到底。

因白領專才計劃遇到強烈反彈 先將援助抗爭者分開處理

一名長期協助流亡抗爭者的NGO工作者,因這個新措施是「秘而不宣」,而不方便具名接受訪問。他對本台指,台灣政府前前後後已討論多時,但之前的白領專才計劃遇到強烈反彈,因此現在先將抗爭者獨立分開。

不過他也直言「這個不是公開的法律或命令或政策,換言之他日執行、部分執行、甚至不執行,這也沒有任何上訴的機制。但的確,是會有抗爭者受惠於此措施留在台灣,沒甚麼損失的」。最早獲批專案的人是在2020年,「因此最快2025年就看到,但到時候不會是蔡英文執政,台灣政府會否兌現承諾?換了政府便很難說。」

台灣政府希望抗爭者能證明到自力更生

對於坊間指這個連名字都沒有的方案,他說官方當然有文件,但不會公開地說。他指這項措施是在「不啟動港澳條例第18條及HF177(庇護居留)的情況下,用其精神,以低調務實的方式處理香港抗爭者留台的問題。在這件事上台灣政府是「不求鎂光燈、只求做實事」,因為公開了便會惹來很多國內黨派的爭吵及中國的紛爭。」他亦反映政府官員指,希望「手足證明到能自力更生,不求人而又對台灣有貢獻」。

專案人數未明 預計最終政府只會消化到共 3 400

就已獲批的專案數字,陸委會指「人道援助工作事涉機敏,為保護求助個案的安全及隱私,避免協處機制受到干擾及滲透,不便透露人數等資訊」。不過這名NGO工作者說,據他了解在新措施實施前,專案人數至少有130人。新措施實施後至今才1個多月,已有不少抗爭者申請加入,但暫時難以統計一個具體數字。專案需經過多重嚴謹的審批,亦要證明得到自己是抗爭者、受政治迫害或回港有危險,他預計即使有抗爭者因新措施而選擇申請專案,最終政府只會消化到共3、400人。

昔日反對白領專才計劃的立委 今支持專案新措施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接受本台訪問時說,5月白領專才方案被暫緩後,不同委員與陸委會也有協商,印象中至少3次以上討論。她同意應該把專才跟人道方案分開處理。

feature-twvisa2.jpeg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說不同委員與陸委會也有協商,她同意把專才跟人道方案分開處理。(民進黨團提供)

林靜儀說:我想陸委會當初是想把它並在我們所說的外國人才專法這一塊做處理,但是因為在外國人才專法其實所規範的是外國人,那麼港澳地區人民的身分又不是外國人才專法裡面所說的外國人。會有一些不公平或者對於某些國家整個法規對不上的問題。所以這也是為甚麼那時候我們在5月底,應該說不同委員會的委員都有跟陸委會做一些討論。所以現在的做法回歸單純,外國人才專法歸外國人才專法、人道安置都一樣、另外就用港澳條例裡面的專案來做處理。

「總不能讓這些年青人一輩子這樣活著」

林靜儀續直言,抗爭者沒有身分或一直以身分不明的狀況留在台灣,他們也不可能再回去香港,沒有身分又去不了其他國家,「總不能讓這些年青人一輩子這樣活著,所以必須要有安置」。

林靜儀說:人道處理跟專才是兩個不同的精神,那人道安置這個部分我想我們的委員們都沒有太多的意見。我們都認為人道安置的部分,當初他們跑到台灣來,你不能說讓人家一直沒有身分的在這邊停留下去,他們也要有未來。

她亦相信台灣內部一定也有中共的勢力做滲透,所以人道救援的部分愈張揚,對需要保護的人傷害性愈大。

陸委會:一向積極提供協助 並持續精進及完善相關機制

本台亦向陸委會查詢新措施是否已經執行及相關細節等,陸委會沒有正面否認。

feature-twvisa3.jpeg
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說,政府對於港人人道援助工作,一向是積極提供協助,並持續精進及完善相關機制。(資料圖片)

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說:「政府對於港人人道援助工作,一向是積極提供協助,並持續精進及完善相關機制,以讓個案能夠在台安心生活、安居樂業。相關措施皆基於人道原則並兼顧國家安全,妥適辦理。」

他續指,政府的人道援助措施均依《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第18條、《香港澳門關係條例施行細則》第25條等相關法規辦理。被本台問到,若有抗爭者希望加入新的專案,應該如何做,陸委會說:「一直推動『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依據相關法規及人道原則,妥適處理港人人道援助事宜,港人如有相關事宜,可向『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查詢。」

陸委會早於2020年6月公布「香港人道援助行動專案」,當時陸委會表示,政府是依據《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第18條等相關法規及人道原則妥適處理;針對進入協處機制之個案,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均由專人依不同對象不同需求,提供必要協助。

已成功申請專案的抗爭者或在取得身分問題迎來曙光,但對於一班仍未取得或根本不合資格取得專案的抗爭者,前路又如何?請留意本台稍後的報道。

記者:淳音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