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牆問答】大數據監控天羅地網 聲紋技術檢出Clubhouse用戶身份

0:00 / 0:00

問:我們在上周的翻牆問答介紹了爆紅全球的Clubhouse,期間提及它的技術是建基於聲網(Agora)技術以及由此會產生的問題。最近這段時間,Clubhouse內有不少人談論新疆、香港、台灣等敏感話題,甚至出現維吾爾人、台灣人、香港人與中國民眾的對話,打破不少官方的謊言。中國政府見勢於是封鎖了Clubhouse。但有個問題來了——Clubhouse採取匿名玩法,那麼中國當局能否辨認出參與討論的人,然後秋後算賬?

李建軍:以往未有聲紋認證技術之前,在Clubhouse一類只有聲音的平台上匿名發言,理論上很安全,但現時有聲紋認證技術。聲紋認證技術,就是基於每一個人的聲帶構造,以及講說話慣常方式有所不同,而造成發出聲音的規律差異,這種差異一般人用耳聽未必察覺,但用電腦分析就可以精準得出相關規律。因此,聲紋已經是其中一種得到銀行一類機構採用的生物認證方式。美國有銀行在香港分行,就在電話理財系統引進聲紋認證,經過聲紋認證的客戶,打上去客戶熱線,可以不用輸入密碼甚至銀行戶口號碼,只要與銀行職員開始對話就可以完成認證。當聲紋與指紋能夠發揮相似作用時,若被套用到追踪Clubhouse用戶身份,你可以想像一下有多恐怖。

中國實行電話實名制,至於國人廣泛使用的社交平台如微信,同樣與當局「密不可分」。中國政府可以透過截錄中國所有民眾的電話對話,建立龐大的聲紋資料庫而用戶完全懵然不知。當然,要為中國以億計人口建立這類資料庫,成本十分高昂,而且未必短時間內建立得到,只不過,如果要建立異見人士或特定族群的聲紋資料庫,中國政府的資源確是綽綽有餘。因此,就著Clubhouse的問題,中國政府理論上可以將在聲網上得來的資料,與中國政府自己的聲紋資料庫比照,再找出相關發言人士的身份。Clubhouse這樣好的平台,本來可以促進不同政見人士之間對話,現在不單被中國政府粗暴封鎖,而且更有可能令發言的人冒上相當大的安全風險。

問:如果參與人士先透過變聲器去變聲,又能否保障到在Clubhouse或類似軟件上發言的安全?

李建軍:如果以往並無電腦去分析聲紋的技術,基本上變聲器就足夠保證當事人安全,變聲器亦是新聞機構慣常保障受訪者安全的技術。只不過,現時很可能要有相對複雜的變聲器,才能保障受訪者安全,因為簡單的變聲器,很多時只是改變發言的音調,但並無改變相關的規律和音域,而要保障發言人士的安全,必須對聲紋作出扭曲至一個聲紋認證軟件無法分析的程度,這點一般變聲器很難做得到。

這裡可以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做法,就是先將發言內容以文字方式輸入電腦,再由電腦讀出。透過這種做法,得出來是機器聲紋,一如蘋果硬體的Siri的聲音。由於全世界有上千萬用Siri的硬體,這種機器聲音,就變成了發言人士的安全保障。只不過這種聲音缺乏感情,這也是相當令人無可奈何的做法。

問:有中國科技公司打算推出類似Clubhouse的軟件。據說阿里巴巴就已經在研發一款名為MeetClub的程式,功能和介面都與 抄足Clubhouse。這類山寨軟件又會否在中國造成和Clubhouse一類的震撼?

李建軍:中國公司的Clubhouse類軟件,就算技術上抄到一模一樣,都不可能造成Clubhouse一樣轟動的效應。一方面,Clubhouse的興起,很依靠不少美國、日本的紅人支持,才能造成如此大的轟動效應。另一方面,Clubhouse的成功,有賴Clubhouse後面所依賴的自由環境,亦即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條款對言論自由的保障,中國根本是沒有言論自由的國家,因此,就算有美國、日本的大紅人,被人重金禮聘使用中國的軟件做大宣傳效果,都不可能複製Clubhouse的成功。

Clubhouse的成功,在於一個暢所欲言的環境,而中國只要政治制度不改,共產黨繼續一黨專政,扼殺言論自由,甚至連香港本來有的言論自由都扼殺,就不可能複製Clubhouse這類型的軟件,正如中國很多抄YouTube的視頻服務,都無法挑戰YouTube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