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在香港爆發反送中抗爭期間,香港示威者利用一種iOS同Mac才有的技術,就算不認識對方,都可以四處派發內容猶如單張的相片,其實這做法是用甚麼技術?
李建軍:這技術其實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這叫AirDrop,是蘋果iOS設備之間,或iOS與Mac設備之間傳輸檔案的技術,只要鄰近iOS或Mac機的私隱設定,並無設定完全不接收公眾檔案,就可以收到簡單檔案,一般是標準JPEG圖像檔案。如果Mac與Mac之間,更可以傳送任何類型的檔案。而這技術的最大好處,是不用消耗發送人或接收人之間手機的數據,甚至沒有連上互聯網,都可以將檔案傳出去。
問:那怎樣做到不用經互聯網,都可以將檔案送到對方手上?
李建軍:AirDrop原理是系統會建立一個臨時的Wi-Fi或藍芽網絡,快速地將檔案由A點送到B點,甚至以廣播方式做到好多點。所以除非當地的2.4GHz或5GHz被嚴重干擾,否則就一定可以使用AirDrop;因為AirDrop本身是完全不依賴互聯網。當然,如果發送和接收檔案的設備在同一Wi-Fi網絡,雙方會連接得更快。
問:那在Windows或Linux世界,有否類似技術?
李建軍:在Android世界,有一種叫Android Beam的技術,都相當類似,但使用上沒有蘋果AirDrop那麼成熟,因此,香港示威者並未有大規模使用類似技術用以作宣傳。
問:這會否有傳播病毒的問題?
李建軍:病毒這個問題,也就是Windows或Android類似技術並無推廣的原因,iOS對接收檔案一直有嚴格限制,就算寫入檔案都有嚴格把關,所以差不多只有簡單圖像可以過關,就算在圖片夾帶有問題程式碼,都不一定可以在iOS設備內執行。但Windows和Android情況很不同,Windows和Android確可能會被黑客挪用作傳播病毒的風險。這也就是有關技術只在iOS和Mac可以流行的原因,而未能在其他作業系統發揚光大。當然,這技術也是蘋果專有,所以不容易在其他作業系統推廣。
問:除了在無互聯網的情況下可用作傳送單張,AirDrop技術還有甚麼可能用途?
李建軍:只要你朋友的Apple ID在你的聯絡人清單上,以及雙方在手機Wi-Fi訊號發射範圍,這大約十米至二十米左右,就算無互聯網連結,都可以傳送檔案,這對在維權場合進行無互聯網檔案傳輸很重要,而且只要檔案不大,臨時Wi-Fi網絡只會存在短短數分鐘,被當局截取的機會相當小。因此,AirDrop技術不單可以用於派傳單,其實還有在維權或一些不方便透過互聯網傳送檔案的場合,安全將檔案傳送之用。
所以,要杜絕AirDrop傳送,就只有無差別干擾2.4GHz和5GHz的無線電訊號,但這幾乎是不可能,因為2.4GHz或5GHz訊號,已經有大量設備在使用,無差別干擾可能連公安自己都會受嚴重影響。因此,這次香港示威者將AirDrop的威力發揮得相當好,相信會改變派發傳單的模式,減低所受風險,至少不用再經印刷公司。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