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研宣布將轉型甚至結業 稱「舉步維艱唯有停步」

香港民意研究所(PORI,簡稱香港民研)周四(13日)發聲明,宣布即日起無限期擱置所有自費研究活動,包括自1992年開始的定期追蹤調查,以至近期開展的專題研究,並將會轉型甚至結業。

聲明稱,香港民研一直奉公守法,惟鑑於現時環境,雖希望繼續推動科學民研的發展,但覺舉步維艱「唯有停步」,並會專注籌備及執行現有的委託研究項目,包括現階段經已開始洽談的項目。

聲明強調,研究團隊衷心希望將來有機會延續有關工作,現正積極檢視所有可行方案,主席及行政總裁鍾庭耀歡迎有心人士洽購或接辦香港民研,而他亦會繼續擔任世界民意研究學會的執行理事,直至2026年底卸任為止。

港國安處帶走與鍾劍華有關人士

香港民研前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被港府懸紅百萬元通緝,香港國安處上月在11日內四度採取行動,合共帶走10名與鍾劍華有關人士,當中包括鍾劍華的家人及前同事,鍾庭耀更兩次被帶走助查。鍾劍華上月曾接受本台訪問,批評國安滋擾行為「無聊」,相信是針對他發起的「海內外民調計劃」,試圖施壓,但他強調港府的威嚇不會得逞。

時事評論員桑普認為,中共透過不同方式恐嚇鍾劍華,以阻止他用科學數據反映真相 ,「因為這個民意計劃非常重要,我認為是5年以來,即自國安法以來,應該是最令到這個中共與港共政權膽戰心驚的一個海外計劃。因為這個民意計劃就是用科學的數據,顯示得出海內外香港人對於『六四』事件、對於這個香港人的身份認同、甚至乎對於民主自由的追求、國安法的觀感等等的客觀調查。」

香港民研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2019年正式開始運作,定期公布各項民調結果及專題調查;而自1993年以來,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每年發布「六四民意調查報告」,但2023年6月,該報告被港府以「風險評估」為由取消發布;同年,香港民意研究所宣布取消公開8項民意調查結果,其中包括「港人中國人身分認同調查」,並將部分調查轉為內部參考或付費服務。

另外,在2021年1月,香港警方國安處曾搜查研究所,指控其與香港民主派初選有關;2022年4月,鍾劍華宣布離港赴英;去年12月香港警方通緝鍾劍華,指控他涉嫌煽動分裂國家罪,以及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