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民主黨中委會決定成立3人小組著手解散程序 需75%出席會員贊成才通過

創黨逾30年的香港民主黨計劃解散。民主黨中央委員會於香港時間周四(20日)晚上召開會議,並宣布成立一個由黨主席羅健熙、副主席莫建成和秘書長梁永權組成的3人小組,負責啟動解散程序的具體安排,並處理涉及的財政與法律事宜。接下來將會交由黨員召開的全體會員大會表決,若75%的出席會員贊成,民主黨便會正式解散。

解散提案需獲75%出席會員同意才能通過

羅健熙在記者會解釋,3人小組將負責擬定解散的時間表,並根據《公司條例》和黨章要求選定清盤人。羅健熙進一步指出,解散提案需獲得75%出席會員的同意才能通過。當前,民主黨擁有約400名會員,過去的會員大會有約100名會員參加,但這次事關重大,可能會有更多會員出席。

羅健熙表示,3人小組的另外任務是解答黨內疑問,並負責準備會員大會的相關程序。他補充道:「未來這段時間,除了3人小組會安排一些前期預備工作之外,我們亦需要和黨友商討、了解大家的想法,可能他們(黨友)都需要知道,為何中委會會有此取向。」

羅健熙:民主黨仍然「想在香港這個地方付出」

他強調,解散的具體時間尚未確定,將根據小組的進度進行安排,並適時向黨友和公眾進行說明。羅健熙指出,民主黨並無財政困難,解散是中委會的集體決定,是經過對政治形勢、社會環境等因素的綜合考量後而作出。他拒絕評論坊間對民主黨的一些說法或分析,指民主黨受到來自「中間人」的政治壓力而需要解散,亦未透露中委會會上所討論的內容。

儘管民主黨去年12月才進行改選,而前一天(19日)亦有開記者會就《財政預算案》提建議,表現出希望繼續為市民服務的信號,羅健熙強調民主黨仍然「想在香港這個地方付出」、「有些決定需要去做,唔能夠講太多」。

羅健熙對中委會的決定感到可惜,並相信每一位黨友都珍惜民主黨的存在,感謝香港市民長期以來的支持與信任。當被問及此次解散對香港公民社會的影響,是否意味著民主運動的終結時,他表示,民主路一直艱難,但他對香港市民充滿信心,並相信他們會「找到方法處理問題」。

關於黨的資產問題,羅健熙表示,根據黨章,解散後若有剩餘資產,將轉交給理念相同的團體或慈善機構。

民主黨秉持「一國兩制」理念 支持回歸並關注中國發展

民主黨的前身「香港民主同盟」由李柱銘、司徒華、何俊仁等人於1990年創立,並於1994年與「匯點」合併,正式成立民主黨,由李柱銘擔任創黨主席。該黨秉持「一國兩制」理念,支持回歸並關注中國發展,長期在香港民主發展中扮演溫和進步者的重要角色。

自90年代初期,民主黨在選舉中屢獲佳績,曾一度成為立法會最大黨。即便在臨立會時期遭遇挫折,1998年仍成功重返議會,並恢復為立法會的最大政治勢力。然而,隨著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北京推行《港區國安法》及選舉改革,泛民主派議員的選情急劇惡化。民主黨及其他泛民人士亦遭大規模抓捕與判刑,黨內多數地區及立法會議席被剝奪,部分成員被迫辭職,最終失去議會影響力。

編輯:施芷珊 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