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居民收香港來信籲帶鍾翰林往使館領百萬賞金 鍾:未必與港府有關

有倫敦居民近日收到來歷不明的信件,內容提到流亡英國的「香港獨立倡議委員會」創辦人鍾翰林,正被港府懸紅通緝,並指將他帶到中國大使館,可獲100萬港元賞金。鍾翰林向本台表示,信中地址並非其真實住址,認為是有人希望引發海外倡議者的恐懼,同時相信寄件者未必與港府有關。特區政府發言人亦否認寄出匿名信,並指海外人士有需要可在當地報警。

從他人口中得悉事件 鍾翰林:從未去過信中「住址」

近日有倫敦居民收到一封來歷不明、寄自香港的信件,內容指鍾翰林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並列出一系列個人資料,包括一個英國地址,並聲稱如果將鍾翰林送到中國駐英大使館,可以獲得100萬港元賞金。

鍾翰林接受本台訪問時指,自己是周四(20日)從傳媒及香港民主委員會董事周永康口中得知事件,因為其中一位收到信件的居民碰巧是周永康友人。鍾翰林表示,對事件有少許驚訝,但會以「平常心」面對這些威嚇手段,同時相信不止一名居民收到此信件。

他指出,信件中混雜著真假資訊,與在港時面對的「起底」如出一轍,但至少相信寄件者並不掌握其居所的真正位置:「我再看一看那地址是錯的,我也不知道是甚麼地方,直情我根本都沒去過那個地方。」

信中提到英國倫敦北部的地址,但鍾翰林向本台表示他從未踏足該區。
信中提到英國倫敦北部的地址,鍾翰林表示從未踏足 信中提到英國倫敦北部的地址,但鍾翰林向本台表示他從未踏足該區。 (周永康提供)

信件部分內容與港警通緝公告一模一樣 港府否認發匿名信

信中的內容,特別是英文案情及呼籲舉報的部分,與香港警方網站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不過鍾翰林指,過往被惡意披露的資料,多數是只有官方機構才能取得的真實資訊,但今次信件內容卻有不少虛假資訊,所以相信今次事件未必與港府有關。

鍾翰林說:「(信件)唯獨是多了一句,如果想拿到100萬(懸紅),可以把我抓到中國大使館也行,這也是新的內容。你問我甚麼人有這樣的動機去做,我想不排除都是一些藍絲,甚或會否是一些和中國使領館職員有關的一些行為。」

港府發言人回覆本台查詢時,亦否認與事件有關,稱特區政府不會寄出匿名信件;又表示若個別海外人士收到匿名信件並需要協助,可向當地警方求助。

信件部分內容與香港警方在網上刊登的英文通緝公告一模一樣,但港府發言人否認寄出匿名信;鍾翰林亦估計信件由「藍絲」或者中方使領館職員寄出機會較大。
信件部分內容與香港警方在網上刊登的英文通緝公告一模一樣 信件部分內容與香港警方在網上刊登的英文通緝公告一模一樣,但港府發言人否認寄出匿名信;鍾翰林亦估計信件由「藍絲」或者中方使領館職員寄出機會較大。 (周永康提供)

寄信「成本低」可對倡議者帶來恐懼 鍾翰林料將繼續發生

鍾翰林估計,因為此類手段成本較低,預期未來將繼續發生;同時認為對方的意圖,並非真的煽動他人將被通緝者擄到中國大使館:「即使這些內容,關於個人資料的內容是虛假也好,其實我相信,都會對一些在海外繼續做香港倡議工作、或者是組織一些港人活動的人士來說,其實都會帶來一些恐懼和擔憂在裡面,這是他們(寄件者)希望做到的效果。」

同被通緝張晞晴:跨境鎮壓升級

同樣是最新被港府懸紅通緝的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傳訊及傳媒助理張晞晴,近日亦披露自己懷疑曾被跟蹤。她認為今次首度有神秘信件,明言將被通緝者帶到大使館可取百萬懸紅,絕對是跨境鎮壓的升級手段。她指自己被通緝後,出入都有提高警覺,同時亦擔心會影響身邊親友,形容心情有時會感到無奈。

張晞晴說:「現在看到這一封信,其實都挺明顯這一封信的目標,並非一些中國籍、一些亞裔或者一些會中文的人,其實都挺明顯是一些本地人。但其實看清楚些,信中內容是寫著香港警察。唯有就是希望,他們(本地人)看到這一封信會知道,是一些海外其他的一些獨裁政權,去進行一些跨境鎮壓,而非英國本地警方一些真正的通緝信。」

而鍾翰林就指,去年底被港府懸紅通緝初期,大倫敦警方及英國內政部已與他聯絡及提供求助方式,稍後亦會向警方披露今次事件。

鍾翰林認為,寄件者並不掌握他的真正地址,又透露憂慮被跟蹤多於此類匿名信件。
鍾翰林認為寄件者並不掌握他的真正地址 鍾翰林認為,寄件者並不掌握他的真正地址,又透露憂慮被跟蹤多於此類匿名信件。 (梁銘康 攝)

2021年底,當時年僅20歲的鍾翰林因為涉嫌「分裂國家」和「洗錢」被判監3年7個月。出獄後,去年12月再被以違反《國安法》懸紅通緝,令他成為首位二度被指控違反《國安法》的香港人。

編輯:施芷珊 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