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近80年歷史的香港老牌建築商保華建業集團身陷財困,申請旗下5間公司臨時清盤,獲高等法院批准及委任臨時清盤。集團旗下有20間子公司的保華代表在庭上形容是「香港建造業史上悲傷的一天」。有曾在保華工作的員工認為,近年國營「中字頭」建築商在香港抬頭,承接多項大型政府工程,成為了中共在香港庫房的「吸水泵」。
相關報道
- 【財經拆局】向「地產黨」投降? 港府棄高地價政策「賤賣」官地 「麵粉」價跌「麵包」還能漲價嗎?
- 中資承建商靠香港「大白象」續命
- 【香港經濟】林健鋒哭求港府逼銀行放貸 樓市爆煲掀失業潮
- 香港失業問題逐漸惡化 建造業成重災區人工劇減3成
保華建業集團旗下5間子公司去年接連因為欠薪及拖欠工程費等,被入稟追討及申請清盤,最終主動向高等法院申請臨時清盤。保華代表上周五(22日)在庭上承認公司無力支付員工薪金、狀況不良,最終特委法官鮑進龍委任羅兵咸永道兩名會計師擔任5間公司臨時清盤人。
根據保華集團2023年年報,它旗下在港有至少20間子公司,但今次申請清盤的只是其中5間。保華代表在庭上形容是「香港建造業史上悲傷的一天」,又強調今次申請沒有「不可告人的理由(Hidden agenda)」。

中鐵建子公司拒評為保華「執二攤」原因
港鐵東涌東站原本由保華與央企中國鐵路建設(中鐵建)聯營興建,有在該地盤工作的重型車司機向本台透露,保華在申請子公司清盤前早有準備,對工程進度並無影響:「臨清盤前他就成立了一間新公司,現在是跟中鐵建聯營的,地(港)鐵的工程是不能停止的,幾個月前已經是由地(港)鐵負責支薪的,不經保華。如果經保華『多多都冇』,因為保華清盤,所有錢都要由清盤人控制。」
保華與中鐵建的關係可謂千絲萬縷,根據保華2023年年報,保華集團在港至少有5間公司是與中鐵建合資經營。而因為財困及欠薪問題,房委會及房協去年撤換5個原本由保華承包的公營房屋項目,其中3個由中鐵建旗下的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接手,但中國土木至今仍拒絕向傳媒披露願意「執二攤」的原因。
保華建業1946年創立,近80年來曾經承建紅隧、中環中心,以至多個公共屋邨及長實樓盤。

前保華僱員:習近平借「中字頭」建築商吸金救經濟
袁女士(化名)曾於保華旗下公司任文職工作,工作的地盤都是與中鐵建等央企合資營運。她指十多年前入職時,寶嘉(Dragages)等國際建築公司仍能在港投得不少政府工務工程,但現時情況已經明顯有變:「就算是香港本地那些建築商,他們都要聯同那些『中字頭』的公司才能中標。」
中國中鐵在官網「學習總書記專欄」撰文,列出曾參與高鐵、昂船洲大橋以至大埔公路隔音屏等基建工程,是以「開路先鋒」精神積極投身香港建設,助力香港繁榮發展。
但袁女士認為「中字頭」成為主流,背後原因簡單得多:「習近平上台後這情況嚴重了很多,以及近幾年可能大陸經濟不好,他要找藉口拿香港(庫房)的錢,所以就一定要投這些工程來做。因為不是這些工程的話,他又如何拿香港的錢呢?」
發展局:保華對工務工程影響「可控」
而港府發言人上周五回應保華子公司清盤時就證實,保華旗下公司正承造多個政府部門共13項工務工程合約,其中12項是與其他公司以聯營方式投得。有關聯營公司表示會繼續履行合約,發展局亦認為聯營承建商有足夠能力承接餘下工程,保華狀況對有關工程影響可控。
編輯:溫曉平 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