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長和,CK Hutchison)計劃出售包括巴拿馬港口在內的海外港口資產,原定下周三(4月2日)前簽訂最終協議。然而,消息指中共強烈施壓,導致交易突遭擱置。長和周五(28日)透過多間香港傳媒「放風」,表示有關交易將會暫緩,並強調下周不會簽署任何協議。同時,「原買家」貝萊德(BlackRock)據報尋求34%蝕讓上海商廈,縮減大陸房地產投資。
相關報道
- 中國叫停國企與李嘉誠家族新合作 分析:中共重塑李嘉誠為賣港商人
- 李嘉誠售港口業務遭狠批「背罵名」 無阻中共代表團訪巴拿馬
- 港澳辦轉載文章狠批李嘉誠 指出售港口是「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
- 李嘉誠出售中、港以外全球港口業務 分析:長和仍擁有大量國際投資
傳習近平「震怒」 國企停與長和合作
近日,中共黨媒連番炮轟此交易,更有消息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此感到「震怒」,中方甚至下令國企暫停與李氏家族進行任何新合作計劃。港府亦介入,與長和商討解決方案。據悉,港府在本月初得知交易後,已與長和保持密切聯繫,希望尋求「合理解決辦法」。
然而,事件主角長和一直沒有回應,直到周五接近傍晚,才以「接近長和高層消息人士」向傳媒放風,以「大家明啦」間接宣布計劃暫緩,亦變相間接承認事件受到政治因素影響。
李澤楷現身北京未能緩解局勢
雖然李嘉誠次子李澤楷上周曾到北京出席中共「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並與國務院總理李強合照,一度被視為積極訊號,但黨媒連日來的批評並無減弱。
「連李嘉誠都出事,還有誰不會?」
長和這宗交易涉及向美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出售全球43個港口業務,估值高達190億美元(約1,482億港元)。財經評論員利世民早前接受本台訪問時指出,今次長和事件令人關注政治干預對香港企業的影響。他直言:「連李嘉誠都出事,還有誰不會出事?」
利世民進一步指出,長和多年來積極拓展海外業務,今次交易涉及的巴拿馬港口原本屬於全球戰略資產,突然暫緩無疑令市場對香港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獨立性產生疑問,甚至擔心「政治凌駕自由經濟」。
貝萊德加速撤離中國房地產市場
另一方面,屬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貝萊德,正加速退出中國房地產市場。據《南華早報》周五報道,貝萊德正以9億元人民幣(約10.8億港元)的價格,出售其在上海的最後一項主要資產「普陀區中港匯大廈」(Trinity Place),較2017年購入價蝕讓34%。此前,貝萊德因未能償還貸款,已將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的兩座辦公樓,交由渣打銀行接管;這些資產現以超過40%的折扣出售。
外資信心下降 中國房地產低迷
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信心持續下降。2024年外資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淨買入額創下10年新低。2025年頭兩個月,中國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9.8%,新開工項目面積更下跌29.6%。貝萊德已將中國和香港,排除在最新亞洲房地產基金的投資範圍之外,並將重點轉移至澳洲、日本及新加坡等市場。
編輯:李榮添、施芷珊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