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雙重國安法例生效後,近乎零示威、零抗爭,但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接受報章專訪時仍稱,香港仍面對四大威脅,包括「軟對抗」,並點名在台灣的名嘴蕭若元、身處英國的教育工作者楊穎宇,以及被通緝的學者鍾劍華。
相關報道
- 家人及前同事共8人10日內先後被國安帶走 鍾劍華:針對民調施壓行動「無聊」
- 【羅生門】蕭若元街頭被黑幫毆打? 當事人:假新聞存心造謠抹黑
- 高才子女以「本地生」身分讀大學 楊穎宇:與港人學生搶學位
- 鍾庭耀涉協助在逃人士被國安帶走 鍾劍華:或想影響將進行的海外港人民意研究
鄧炳強接受《星島日報》專訪,談及下月中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鄧指出,雖然國安相關法例已實施,香港已由治及興,但仍不能掉以輕心。他表示香港仍面對外部勢力抹黑和制裁、潛逃者繼續從事危害國安行為、本土恐佈主義和軟對抗四大威脅。
到底軟對抗如何威脅到國家安全呢?鄧炳強的解釋是「有關人士會用看似與國安無關的議題分化社會,企圖令市民憎恨政府和中央」。他點名身在英國的前考評局經理、《教育刺針》創辦人楊宇,指楊在聖保羅學生在中國交流團輕生的事件上,作出挑撥和誣衊是國家逼香港學生前往交流而導致。
鄧批評楊穎宇過去在考題事件上是「明顯反中、辱華、媚日」,更指他「已『走佬』去了英國,利用不同機會進行煽動」。鄧同時再點名被通緝的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以及在台灣的名嘴蕭若元,指他們以同樣方式進行分化。
鄧炳強又露,「國安舉報熱線」至今已收到近90萬個有關國安訊息,證明不少市民已慎思明辨。
蕭若元在其網台節目中回應指,過去甚少評論香港議題,即使涉及都主要談及財赤問題。他笑稱:「我好驚呀,阿鄧炳強先生,你原諒我好唔好呀……你唔好嚇我至得,喂,我有心臟病架,嚇到我騰騰震…。」他反問鄧炳強,是否要「日日讚特區政府好、特區政府叻、特區政府好勁,無赤字,年年盈餘」。
楊穎宇則透過其專頁回應指,一直只是客觀描述教育局強制公社科學生到大陸考察,從來沒有說過「國家逼香港學生前往」,他認為鄧炳強的指控建基於錯誤陳述,指控亦自然不能成立。楊指出,反映民意的教育新聞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編採人員若堅持客觀持平、反映民意,可能要付上政治代價,呼籲香港政府理性面對第四權。
鍾劍華亦透過其網上節目回應,估計被點名與他日前在節目批評鄧炳強鬧明報記者有關,又指「無所謂,佢嘅公信力大家心裡有數,夠膽做次民調吖,睇吓香港人信你定信我吖」。他反問是否連表達對香港事務的立場都不可。
編輯:李榮添 網編:余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