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下港企雪上加霜 地產、物流、傳媒業命懸一線

本台整理發現,美國引爆全球貿易大戰後,恐釀香港經濟危機升級。除了股市暴跌及香港貨品競爭力受人民幣急貶拖累外,大批高槓桿和高負債率的香港企業,亦恐因結構性財赤、高息、資產貶值等而瀕臨「爆煲」,當中地產、貿易物流、媒體及中小企為最高危,包括、「佳明集團」、「國泰航空」和「電視廣播(TVB)」等。外界事前已預料,香港金融機構壞帳率,及已創近14年新高的破產清盤數字,將再推高;更擔心美中關係惡化下,特朗普加速發動港元和美元脫鉤的「新戰場」,令情況火上加油。


相關報道


綜合本台過去的深入調查、大行分析,及最新港府、相關企業2024年負債率數據,在全面升級的貿易戰中,有多類港企將屬「高危群組」(見表),當中尤其是地產商預料將成為重災區,皆因他們近年深受中、港兩地經濟不景、樓市慘淡困擾,導致收入大減,加上高息環境、資產和人民幣持續貶值等因素影響,亦令債務壓力急增等多重打擊,淪落急需屢變賣資產、低價清貨來「補血」,而在貿易戰之下料這些劣勢會進一步惡化。

大批高槓桿和高負債率的香港企業,亦恐因結構性財赤、高息、資產貶值等而瀕臨「爆煲」。
大批高槓桿和高負債率的香港企業,亦恐因結構性財赤、高息、資產貶值等而瀕臨「爆煲」。 大批高槓桿和高負債率的香港企業,亦恐因結構性財赤、高息、資產貶值等而瀕臨「爆煲」。 (粵語組製圖)

新世界負債高靠國有銀行貸款續命

當中包括屢傳陷入債務危機的「新世界發展」。作為四大地產商之一,公司業務核心重投大陸市場,其負債率高達88%。公司繼上年度勁蝕近200億元後,再於今年2月再次發「盈警」,預告2025財年上半年錄得虧損可高達68億港元,料溢利按年減少15%至19%。考慮到借貸成本加劇財務負擔,繼先前傳出獲得香港金管局協調各銀行提供財務支持後,上月中信貸情報與資料供應商Octus(前稱Reorg)上月中引述消息透露,大陸監管機構要求四大國有銀行新世界提供額外融資來「續命」。

部分二線地產商負債已超過100%

至於銀根較弱的地產高承受的財務壓力更大。例如,近來備受關注的「九龍建業」及「佳明集團」負債率逾100%,遠超去年「爆雷」的「碧桂園」多個大型內房企業,且近月曾發盈警,業績倒退逾50至60%。

另外貿易物流上,香港亦將再受重創。由於美國堅持不再賦予香港獨特關稅地位,與中國一同再三受美國加徵關稅重擊,小額郵包亦要徵稅,加上地緣政治、美國貿易戰面向全球180個國家開打,就連原本被中、港視作後備避險市場的「中國+1」東南亞國家都遭殃,對於剛失去全球十大港口地位的香港,其貿易樞紐地位更加「命危」。

物流及航空公司勢受貿易戰重創

當中值得關注多個負債率超過50%的貿易物流企業,例如「嘉里物流」和「國泰航空」等,早前仍可受惠大批企業將生產線和貨品,由中國、香港轉移東南亞國家來規避美國的貿易限制,令業績疫後「起死回生」,惟如今新形勢下,這如意算盤恐被嚴重打亂,更因關稅而令跨境貿易成本急增、中、港訂單大減等,加上信貨成本持續上漲,令公司經營壓力大增。

2025年3月6日,香港葵湧貨櫃碼頭全景,背景為香港中環金融區。
香港葵湧貨櫃碼頭 本台早前報道,受累於美中關係緊張,部分航運公司正低調地將業務遷出香港,並註銷在港的船舶登記。 (Tyrone Siu/路透社)

高負債傳媒行業備受巨大壓力

另值得留意是,香港傳媒規模恐進一步萎縮,包括兩大廣播龍頭「電視廣播(TVB)」、「有線寬頻」,其負債率近年持續急升,分別高達66.7%和36.3%。兩間公司在連年虧損之下,已不斷變賣資產、裁員和大舉借貸「吊命」。然而,美中關係惡化下,人民幣急貶,最近一度穿7.2元,創19個月以來新低;而原本深受高息壓力的港元,其與美元脫鉤壓力愈來愈大,有可能導致有關企業的人民幣資產大減和融資成本再上漲。

TVB為例,截至2024年底,集團擁有不受限制銀行及現金結餘再跌至7億港元,約67%(約4.71億港元)存放於「中國內地及海外附屬公司作為其日常營運資金」,流動資產淨值跌至17.63億港元。惟銀行借貸為港幣17.19億元,已超過其公司市值。其中,15.67億元是來自「最大債主」上海商業銀行的定期貸款,需於2025年7月到期前繳清,最近獲銀行准許分批延期,逃過被「Call Loan」風險,惟過去2年融資成本已按年倍增至1.47億港元。

破產數字急升顯示中小企命懸一線

上述的香港上市公司都瀕危,中小企更加命懸一線。近月,金管局公布,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壞帳率過去一年只升不跌,最新推高至13.5%。

更值得留意是,破產管理署最新公布,去年全年個人破產達9,190宗,創9年新高,較前一年升約17%;亦有740宗強制公司清盤,是14年來的新高,升逾30%。而今年數字有增無減,2月收到破產呈請書為787宗,破產令為至690宗,分別按年升逾1至2成,清盤令更創近15年半單月新高,達66宗。

不良貸款攀升銀行業步步為營

營商困難亦牽連銀行的業績,香港各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有有上升趨勢,包括滙豐銀行由2023年底的1.75%上升至2024年底的2.79%,而恒生銀行同期由3.29%急升至2024年底的6.12%,表現屬行內最差。標普全球評級上月底發文指,香港銀行不良貸款率仍未見頂,但提醒須留意當中主因來自商業房地產的貸款問題,而銀行「對規模較小及槓桿較高的開發商」的融資風險亦較高。

編輯: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