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查核|菲律賓上空爆發中美電子大戰?

查核結果:缺乏證據

一分鐘完讀: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sia Fact Check Lab,下簡稱AFCL)接到讀者提供資訊:中國解放軍和美軍6月底曾在南海上空持續進行了12小時的電子戰,「戰況」之激烈,甚至波及菲律賓呂宋島北部,導致網路中斷、GPS訊號消失。這場「電子戰」以解放軍大勝告終,美軍因此決定撤走先前部署在菲律賓北部的美國「堤豐」(Typhon)中程飛彈系統。

AFCL發現,中國、台灣部分新聞節目以及社媒平台也在熱議該消息,但查核後發現,有關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網絡中斷、GPS信號消失等情節,沒有任何可信的公開報道。該訊息對「電子戰」進行的方式及影響等描述也並不專業。因此前述傳聞缺乏證據。

AFCL同時注意到,這則新聞既包含錯誤訊息,同時又有源頭不明、傳播途徑混亂等問題。 AFCL將針對這項傳聞發布兩篇報導:本篇為事實查核,下篇將針對這則訊息的傳播方式進行觀察與分析。

深度分析:

有關「中美電子戰」的相關消息自七月初起大量在中文媒體和社群媒體上出現,綜合各路資訊後大致的情節如下:

一架美軍P8A反潛機在南海投放偵測潛艦的聲納浮標,但浮標被中國海警撈獲,美軍隨即出動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和RC-135戰略偵察機,中國則派出了運-9電子戰機及815A型電子偵察艦。中美兩軍在南海爆發一場持續12小時的電子戰,最後美軍敗退,兩軍對抗導致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網路及GPS訊號中斷,所有通訊都受到嚴重影響。

傳言也指出,美軍的敗退讓菲律賓軍方重新考慮美軍駐菲的戰略意圖,這也是為何菲律賓決定撤走部署在其北部的美國「堤豐」(Typhon)中程導彈系統的原因。

消息稱,雖然中美官方都未證實消息,但 解放軍南部戰區官方微博帳號在6月30日發了一句話:「碧海深處硝煙濃。晚安。」這被一些網友解讀為官方暗示了南海發生電子戰。

圖1:近期中文輿論場熱議6月底美中在南海爆發電子戰,導致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斷網。圖取自YouTube、騰訊網.png
近期中文輿論場熱議6月底美中在南海爆發電子戰,導致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斷網。(圖取自YouTube、騰訊網)

電子戰導致網路中斷?

AFCL針對傳聞的兩項情節做了查核。第一,中美電子戰導致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斷網、GPS訊號消失。

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是否曾發生大規模斷網?菲律賓官方聲明中並沒有相關資訊。相關英文關鍵字查詢也沒有結果符合傳聞。在菲國主流媒體《馬尼拉時報》(The Manila Times)和《馬尼拉標準報》(Manila Standard)網站上搜尋,也未見報道。 AFCL詢問菲律賓能源部、外交部、國防部,以及美國印太司令部等相關單位,至截止日期前均未獲回覆。

曾任台灣國防大學戰爭學院主任教官、現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委任助理研究員的高志榮告訴AFCL,網傳所謂「中美電子戰」劇情不符合電子戰的概念,因為電子戰通常只幹擾對方通訊、彼此之間的雷達,並不是針對網路,「網路是沒辦法幹擾的,若是有線網路,派人破壞還比較乾脆」。

高志榮並指出,電子戰幹擾效果要考慮距離、功率,而網傳中美電子戰的位置與菲律賓呂宋島的距離太遠了,「功率要很大,不太可能達成」。

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費學禮(Richard Fisher)接受AFCL訪問時,也針對網傳情節提出疑點,他認為美軍也不太可能為了保護聲納浮標而展開如傳聞稱的大規模電子戰。另一方面,美軍的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主要是以電子方式壓制敵方雷達和飛彈導引系統,幹擾GPS可能是任務的一部分,但攻擊敵方的電子作戰系統才是主要任務。

AFCL發現部分貼文和討論中舉出了兩國戰機和軍艦在那段時間的可能位置,這些資訊亦可從 公開報道取得,但無論戰機和軍艦的所在位置如何,都無法證明曾經發生這場電子戰。

基於目前無可靠來源證實消息,以及軍事專家對電子戰的分析與說明,AFCL認為,網傳「中美電子戰導致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斷網、GPS訊號消失」的說法,證據不足。

第二,由於美軍在電子戰中落敗,因此部署在菲律賓北部的美國「堤豐」中程導彈系統將於9月撤走。

至於部署在菲律賓北部的美國「堤豐」中程導彈系統是否將於9月撤走,根據 報道,菲律賓陸軍發言人路易.德馬阿拉(Louie Dema-ala)曾於7月4日表示,「堤豐」預計如期於9月歸還美國。但德馬阿拉隨後做出澄清,他告訴《 馬尼拉標準報》,「堤豐」將會留在菲律賓,直到達成訓練目標。

而在德馬阿拉談論「堤豐」去向後,菲律賓也有傳言,指菲律賓把「堤豐」歸還美國,是為了安撫中國。對此,菲律賓新聞網站《Rappler》發布 報告,其查核結果為「錯誤」,在報告中,德馬阿拉說明,目前還沒有撤出「堤豐」的具體日期,其部署可能會延長,將取決於美菲年度「堅盾」演習的訓練評估。

AFCL認為,雖然菲律賓軍方一度稱「堤豐」預計在9月歸還美國,但很快便做出澄清,然而部分傳播「中美電子戰」的媒體與評論員,卻沒有提到菲律賓軍方的後續說明,散佈誤導訊息。 7月16日播出的網路節目「 亮子立學」就是一例,台灣前立委郭正亮在節目上引用「香港01」7月初的報道,仍稱「堤豐」預計在9月歸還美國,並解讀為是因中方不滿,菲律賓讓步。

圖2:台灣前立委郭正亮在7月中播出的網路節目上討論美中電子戰,稱「堤豐」9月將從菲律賓撤出,未提及菲律賓軍方後續說明。圖取自YouTube.png
台灣前立委郭正亮在7月中播出的網路節目上討論美中電子戰,稱「堤豐」9月將從菲律賓撤出,未提及菲律賓軍方後續說明。(圖片取自YouTube)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Asia Fact Check Lab)針對當今複雜媒體環境以及新興傳播生態而成立。我們本於新聞專業主義,提供專業查核報告及與信息環境相關的傳播觀察、深度報道,幫助讀者對公共議題獲得多元而全面的認識。讀者若對任何媒體及社交軟件傳播的信息有疑問,歡迎以電郵afcl@rfa.org寄給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由我們為您查證核實。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在X、臉書、IG開張了,歡迎讀者追蹤、分享、轉發。X這邊請進:中文 @asiafactcheckcn ;英文: @AFCL_eng FB在這裡 IG也別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