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紅書之四:「美國版小紅書」能保住TikTok的江山嗎?

「怎麼畫芭比(Barbie)腮紅」是琳恩(Victoria Lyn)7月21日在TikTok上發表有關芭比彩妝的第5個創作 視頻。這位在TikTok上有500萬追隨者的美妝博主,在TikTok的姐妹品牌Lemon8上,活躍度明顯比較低——至截稿,琳恩在Lemon8上的帳號最新美妝 短視頻則停在7月14日,雖然同樣也和芭比彩妝有關,但Lemon8上的這段影片,早在10多天前就已經在她的TikTok帳號上發表過了。

Lemon8和美國常見飲料「檸檬水」Lemonade 發音相似, 以黃色為視覺主色,平台聚焦時尚、美妝、美食、健身、旅遊、居家、閱讀等軟性內容,產品形式類似於在中文世界近年火爆流行的社交媒體產品小紅書,因此也被稱「美版小紅書」或是「小黃書」。但也因為與TikTok系出同源,讓Lemon8在美國一推出就引起關注,許多美國 媒體評論者都認定,這是為了一旦TikTok遭美國全面封禁做準備。

Lemon8在蘋果系統App Store 上註冊的公司是Heliophilia Pte. Ltd.,總部位於新加坡。美聯社 報告,它和TikTok與字節跳動Bytedance在新加坡的登記地址相同。

把「種草文化」推向美國

雖然Lemon8主打美妝、時尚產品或居家資訊分享,和TikTok無所不包的短影音性質完全不同,但Lemon8與TikTok系出同源,按照中國自己的法律,仍受中國政府規管,因此,外界始終質疑Lemon8同樣存在一套審查機制。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對Lemon8進行了一整套測試,希望瞭解Lemon8是否也有「政治敏感帶」。檢測方法把可能被認為是敏感內容的#主題標籤,包括:「1989.6.4」、「天安門大屠殺」、「達賴喇嘛」、「西藏」、「雪山獅子旗」的圖、「維吾爾種族滅絕」、「與香港同在」等圖文發表在Lemon8上。截至目前,Lemon8沒有刪除上述相關短文,發文賬號也還在。但過程中,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發現一些值得進一步探究的現象。

美東時間6月14日下午約4時45分,實驗賬號A以英文標題:《巴丟草的反抗藝術與挺身而出》,發文介紹巴丟草即將在波蘭舉行的個展資訊,文中標註的主題標籤包括:習近平、中國、普京、習近平下台、波蘭、巴丟草。發出約10分鐘後,我們以另一個Lemon8賬號在系統上用英文搜尋「習近平」,在熱門欄目中,第一個顯示的是中國官媒環球電視網(CGTN)有關習近平的報道,其他還出現包括養身與瘦身等不相關的內容,但沒有實驗賬號A的發文。

pic1.png

同樣時間內,在搜索主題標籤的欄目中、不論是熱門或最新發文分類的排序,賬號A發出的上述內容都沒有出現。到同天傍晚接近7時,我們才能在主題標籤搜索欄目的最新發文分類中,找到賬號A的發文。

從這一實驗中,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發現,在Lemon8上發表這類涉及抗議習近平的發文,儘管發文賬號端立刻顯示發文成功,但其他使用者無法第一時間搜索到,要等約莫2小時後,才能以「習近平」搜索到。

在發文後2小時的這一時間段裡,我們也嘗試以「習近平下台」及「巴丟草」為關鍵字在Lemon8上搜索,儘管賬號A的發文都有這兩個主題標籤,但這兩個關鍵字都呈現「搜索無結果」,直到同天傍晚10時、也就是發文逾5小時後,才能確定其他Lemon8使用者可以「巴丟草」為關鍵字搜索到賬號A的發文。

作為實驗對照,我們在同一天以同一個賬號A、分享美國樂園之旅短文與照片,在發文約5分鐘後,在所有搜索分類欄目中,都可以找得到圖文。

由此可以確定,不同性質的發文,在Lemon8上搜索到要等待的時間長短有所不同。

究竟Lemon8上發表與搜索涉及「習近平」的負面內容,為何會有延遲顯示的現象? Lemon8的算法又是如何運作的? Lemon8與字節跳動都沒有回覆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的詢問。

而Lemon8在6月30日更新《 使用者隱私政策》則明白指出,當使用者在創建、輸入或上傳內容時,Lemon8 能通過「預先載入」(pre-loading)的機制,收集所要發布的內容,就算用戶最終沒有發表、而是選擇保存,lemon8也可能收集資料。 Lemon8指出,這一做法是為了讓用戶能「更快發布圖像和視頻,優化用戶體驗。」

「這就有可能存在一個『先審後上』的『準禁搜機制』,也就是它有一套被動執行的敏感詞系統存在,哪怕決定最後不刪你。」前新浪微博審查員劉力朋查看過上述實驗截圖後,向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提出他的分析結果。

他還指出,像是搜索「習近平」的英文名字,會出現「瘦身」與「健身」的內容,這也顯示Lemon8可能是在短時間內優先展示與關鍵字不匹配的內容。這可以通過算法設置「分詞」的作法,也就是將一組設定為敏感詞的字拆解、導向其他詞,而這在中國網絡審查上早已運行多年。

不過,劉力朋也強調,這一實驗結果無法完全排除技術上的原因,例如Lemon8搜索系統的性能問題,造成系統延遲等。

Lemon8能保證使用者數據安全嗎?

和其他多數App應用程序相似,Lemon8會搜集與儲存使用者的個人資訊包括使用者名稱、生日、性別、電話與電郵地址等聯繫方式、所處位置、IP地址、使用的手機型號、發布內容,並分析使用者的搜尋紀錄及與相關產品的互動情況,Lemon8的算法會據此分析並推送給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內容,並與Lemon8的合作伙伴、同企業集團內的機構分享資訊;而如果使用者還與Lemon8分享自己其他的社交媒體賬號,Lemon8也會搜集使用者在其他應用程序上的相關資訊。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還注意到,Lemon8美國版的《使用者隱私政策》中說明,「Lemon8或將所搜集到的使用者個人資訊儲存在非所處國家的服務器上」,地點包括美國與新加坡,美國用戶的資訊,仍有可能轉移到其它國家的服務器上。

pic2.png

由於來自中國,特別是在西方世界形象有爭議的字節跳動公司,因此外界一般對Lemon8的安全性抱著較大的疑慮。但也有資安專家持不同看法。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公共政策學系旗下的《互聯網治理項目》(Internet Governance Project)專研網絡治理與網絡安全政策,項目助理主任卡李姆·法哈特(Karim Farhat)則告訴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生活在網絡時代,當人們決定要使用一款應用程序,不論是臉書(Facebook)、Instagram或是TikTok的使用者條款,某種程度都已經要求人們同意放棄一部分隱私。雖然多年前包括從美國聯邦政府、到個人信用審查機構數據遭駭客入侵的案例,都指向與中國政府有關的機構,但因此對有中國背景的App就有「數據隱私泄漏給中國官方」的憂慮則是「過度了」。

法哈特久不前才撰寫《TikTok與美國國家安全》的 專項報告,和華盛頓主流對字節跳動與TikTok的看法不同。

他認為,上述例子證明,中國政府如果真想搜集與美國國家安全相關且有價值的情報,根本不需要通過一家中國民營企業,只要中國有心,都可以通過開源網絡情報(OSINT)分析並取得有價值的資料,包括分析Instagram與Facebook上的內容。

法哈特強調,「數據隱私」與「數字主權」是兩個不同概念,「從技術角度來看,社交媒體平台的血統與潛在數據泄露的『直接路徑』其實無關。」

他還指出,字節跳動實際上已是全球最受放大鏡檢視的平台之一,TikTok使用者的數據,所受到的保護其實比字節跳動的競爭對手更安全與私密。 「如果有真正的證據表明他們是中國政府的代理人,TikTok與字節跳動將在一夜之間失去市場的龍頭地位,但目前還沒有這樣的證據出現。」他告訴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

Lemon8爆紅後黃了嗎?

App 數據監測機構data.ai的資訊則顯示,Lemon8在東南亞包括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與印尼的受歡迎程度則逐步上升,但仍不敵在多國穩坐下載量第一的TikTok,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根據data.ai數據彙整Lemon8在亞洲六國的下載數量排名,並與TikTok及Instagram比較如下圖。

pic3 繁体.png

今年第二季,Lemon8在包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與日本當地的下載量都排名在200之前。而在美國,Lemon8在不分類App 下載量的排名上,至今仍沒有進入前200名;在生活類App下載量的排名上,過去90天的趨勢也呈現在4月爆紅後,目前緩步成長。

pic4 繁体.png

分析指出,TikTok上超過百萬人跟隨的網紅大V多數多呈現觀望狀態,仍未在Lemon8上開設賬號。而Lemon8主攻22-26歲女性、聚焦美妝時尚與生活資訊分享,目前主要是與二線品牌及非頂流TikTok網紅合作。

至於Lemon8的發展後勢如何?專門報道全球科技與平台發展的美國網絡媒體「其他地區」(Rest of World)近來就以「遭遇失敗」來形容Lemon8 在美國的瓶頸—— 報告引述數據觀測公司Similarweb的資訊,Lemon8的每日活躍用戶數已從4月份的1萬1930人下降至6360人。

琳恩為作為有影響力的美妝博主,跟著彩妝品牌的行銷預算選擇在哪一個社交平台、發甚麼樣的內容,這是美國「平台經濟」正常的運作模式,但她在TikTok與Lemon8上的粘著度差異,也凸顯標榜「每天都有新發現」的小黃書「Lemon8」在美國似乎有些前途未卜。

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推廣教育學程教授網紅與社媒行銷課程的講師哈柏曼(Lia Haberman)則告訴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在她看來,一個新的應用程序除非極其與眾不同、讓人們非下載不可、並成為日常使用的9個程序之一,才可能有發展,她更關注,當Lemon8的母公司字節跳動停止大撒幣、不再付費給那些創作者後,Lemon8還會受歡迎嗎? 「也許等到今年11月感恩節的餐桌上,再看看還有多少美國青少年討論Lemon8,『路遙才知馬力』。」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