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7人初選案」周三(8日)踏入第3天審訊。控方針對每名被告在案中的相關行為及角色,先後提到參選港島區、九龍西及九龍東直選初選的被告,除指出各人是否曾簽署《墨落無悔》聲明書外,亦引述各人當時公開宣傳及初選論壇中的發言內容。



初選案16名不認罪被告,包括鄭達鴻、楊雪盈、彭卓棋、何啟明、劉偉聰、黃碧雲、施德來、何桂藍、陳志全、鄒家成、林卓廷、梁國雄、柯耀林、李予信、余慧明及吳政亨。另岑敖暉、袁嘉蔚、吳敏兒、黃之鋒、馮達浚及朱凱廸6名認罪被告則繼續列席。
法院職員紀錄離場旁聽籌號逾 15 分鐘即作廢
早上法院外排隊輪候旁聽人數略減,只餘下數十人,警方部署的人數亦有減少,現場只有數十名警員在法院外及排隊輪候位置巡邏及戒備。法庭亦就旁聽作新安排,針對審訊期間正庭內旁聽席不時出現空位情況,派出保安員在庭外記錄離庭人士的籌號及時間,並提及如離開超過15分鐘,則籌號將作廢,空位會由其他輪候人士補上。不過,在新安排下,需先派發所有延伸庭籌號才重新安排輪候人士進入正庭,故如果延伸庭仍有空缺,則不會有人填補正庭內旁聽席的空位。

控方繼續逐一讀出與各不認罪被告相關的開案陳詞,並按直選地區排序,開始先接續讀出涉及前公民黨成員鄭達鴻的部分,另亦讀出參與港島區初選的楊雪盈及彭卓棋在案中的角色及行為。
鄭達鴻因主張制裁港府與官員 被取消參選資格
控方陳詞指,鄭案發時為東區區議員,以個人及公民黨成員支持「串謀計劃」,涉案行為證據包括他在2020年3月25日,出席公民黨的「全面進攻 議會過半 實現五大訴求」的記者會,會上同案另一被告、時任公民黨黨魁楊岳橋稱,該黨承諾運用議會權力,否決每一法案及財政撥款申請,該黨亦有簽署《墨落無悔》聲明書。控方指,鄭曾接受網台D100訪問,提及不論有無簽署一份共同綱領,不會影響他們的目標及協議。

鄭於同年6月19日參加「初選」,最終勝出,並在7月22日遞交參與立法會換屆選舉的提名表格,惟選舉主任因他主張請求外國制裁香港政府及官員,取消其參選資格。他在被捕後,警方於其電子裝置及家中搜出文件或資料,內容顯示他承諾會行使議會權力,否決財政預算案,逼使政府回應「五大訴求」。
楊雪盈在「初選」雖落敗 仍以「 Plan B 」身份選立會
至於楊雪盈,案發時為灣仔區議會主席,控方指她同樣有簽署《墨落無悔》聲明書,其政綱包括承諾繼續抗爭、抗議建制派的打壓、及取得議會過半議席等。控方引述楊在6月27日出席選舉論壇時,表示會堅定支持涉案的「謀劃」,與民主派陣營團結一致,又指她舉行集會及出席記者會,表示「35+」計劃的目標是爭取立法會的控制權,從而行使《基本法》賦予立法會的憲制權力,向特區政府問責。庭上播放楊雪盈出席港島區「初選」參選人記者會的發言,包括在《國安法》陰霾下,希望市民可在「初選」中投票。

控方續指,楊在「初選」中落敗,惟因3名「初選」勝出者在報名參加換屆選舉時被取消參選資格,她翌日以「Plan B」身份遞交提名表。而楊雪盈在被捕後,警方於其辦公室及電腦搜出參選的單張及一些文件,包括一份名為「35+計劃:立法會大多數 港島區民主派協調機制(草擬本)(Project 35+: Majority in LegCo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 the Democratic Camp in Hong Kong Island (Draft))」的文件,提及任何參與協調機制的人或機構,同意在贏得立法會選舉後的協議,即行使議會權力否決預算案,以逼使行政長官回應「五大訴求」。
彭卓祺表明如當選 不惜以肢體抗爭
另一被告彭卓棋案發時為南區區議員,同有簽署《墨落無悔》聲明書,控方指他曾在「初選」選舉論壇中,表明如能當選會「不惜以肢體抗爭、癱瘓政府、否決財政預算案」,又強調要達至「35+」,表示會全力抗爭,對抗共產黨。


控方指他的選舉單張政綱提及要「對抗極權」,並形容香港警察是極權的執行者、濫用權力及與香港人為敵,促請重組警隊及為「手足」取回公義。而在被捕後,警方在其辦公室電腦中,找到參選單張,當中提及要「35+」及「攬炒」,及以否決財政預算案,逼使政府回應「五大訴求」。
何啟明簽署《墨落無悔》 競選單張有反抗口號
而在九龍西直選選區,同樣有3名初選參與者不認罪,分別為何啟明、劉偉聰及黃碧雲,3人中只有黃沒簽署《墨落無悔》聲明。控方指控何啟明案發時為深水埗區議員,亦是民協副會長,其初選提名表格附有競選單張,上有「反暴政」及「衞我城」等口號,他亦在初選選舉論壇上表明「反抗極權」,同時散播針對警方的仇恨,錯誤地指控警方行動為「警暴」。

陳詞又指,何是當區首位簽署《墨落無悔》聲明的候選人,曾表示希望團結民主派陣營,並呼籲市民「foul走」不願簽署聲明的候選人;控方亦指他曾呼籲公眾捐出iPad及iPhone等電子設備以配合初選票站運作。在初選前夕,何再於Facebook發文,批評警方搜查香港民意研究所,表明自己會堅定反抗。陳詞指何最後在初選中勝出,他繼續承諾在議會中反抗,重申會與其政治陣營的其他成員一同戰鬥至最後,不向「暴政」屈服。
劉偉聰選舉論壇片段稱「炒晒」立會保安 被告欄內傳笑聲
同區另一初選案被告是劉偉聰,案發時為深水埗區議員,自稱獨立候選人,有簽署《墨落無悔》聲明,陳詞指他在選舉論壇上,明確地支持「謀劃」,強調要在立法會取得大多數議席,以修改「打壓人權」的嚴苛法例;陳詞又指他美化前線暴動者,稱他們為「手足」,表示期望做到「裡應外合」,建立議會與前線抗爭兩條戰線。

不過,劉最後在初選中落敗,他表示尊重結果,會支持所有勝出的候選人;控方引述從他辦公室內撿獲的競選單張,政治綱領顯示為「反惡法 抗警暴 民權重光」,並自言自己見證香港司法系統持續受專制壓力及暴政打壓。庭上亦播放劉偉聰參與選舉論壇的片段,他曾承諾當選後會爭取「炒晒啲(立法會)保安,跟住請返晒自己啲手足」,被告欄內此時一度傳出笑聲。
黃碧雲曾否認會無視初選結果的傳言
至於民主黨成員黃碧雲,為時任立法會(九龍西)議員,她有份參與選舉論壇,表明擁護初選計劃及承諾如當選,會運用一切權力及方法爭取「五大訴求」,當中包括否決財政預算案。陳詞指,黃曾在臉書專頁發文澄清,否認自己會無視初選結果的傳言,重申民主黨及她本人都會遵守初選承諾。

黃最後在初選中落敗後,並宣布不參選立法會,從而推進初選謀劃。陳詞指,警方在她的住所搜出名為「議會戰線留一線光」及「民主黨反對國安法」的競選小冊子,警方亦在她辦公室取走的電子器材內,擷取多份文件,其中文件《黃碧雲工作報告2016-2020》,指自己會團結民主派全力爭取2020年立法會選舉「35+」,另亦有初選及競逐初選的宣傳文件和截圖。
控方引述施德來帖文 誤加「無差別」一詞被法官糾正
控方之後開始讀出屬九龍東選區唯一不認罪被告施德來在案中的角色,他為時任黃大仙區議員及民協主席,曾在社交媒體公開宣布代表民協參與初選,並聲稱已簽署《墨落無悔》聲明,強調如當選立法會議員,會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逼使行政長官回應「五大訴求」,並曾形容初選是團結民主派的重要一步。
不過,控方在引述施的Facebook帖文時,誤加「無差別」(indiscriminate)一詞,被法官陳慶偉糾正,控方就回應會修正。陳詞續指,施呈交初選提名表格時,附有已簽署的《共同綱領(九龍東)》;而他出席九龍東選舉論壇時,提及「要否決《財政預算案》,大家都要否決政府所有議案,同呢個政府抗爭到底,攬炒呢個政府」,又重申民協一定會兩次否決《財政預算案》。控方亦播放他出席初選論壇之片段,片中他同樣指民協會否決財政預算案及政府撥款。
控方陳詞指,施最終於初選落敗,他事後感謝支持者、戴耀廷及區諾軒等人,同時表明會繼續抗爭,而他會信守承諾停止競選活動,全力支持其他參選人。
控方原欲接續讀出涉及何桂藍的部分,但法官認為時間不足,宣布休庭,審訊周四(9日)早上再續。
案件編號:HCCC69/2022
記者:吳婷康/程文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