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反極權大遊行」警民衝突,多人被捕。其中8人審前改為認罪。辯方求情指,皆因「冇方法令到有能力改變事件嘅人聆聽自己嘅聲音」,許多年輕人因社會上具爭議性議題而「逼上梁山」,各被告在候審逾3年間已成長不少。法官押後至2月16日判刑,除一名被告獲准保釋,其餘被告須還押候判。
在「全球反極權大遊行」之後發生的警民衝突之中,有52人被控在金鐘道一帶「參與暴動」,案件分拆多案處理。原定周一開審的8名涉案被告,案發時介乎16至25歲,分別為王益利、周俊熙、黃姓學生、地盤管工韓偉傑、學生李柏賢、中大學生石家宇、學生劉家豪及港大學生呂昊峻,他們同承認一項「暴動」罪,即於2019年9月29日於金鐘道一帶參與暴動。另韓偉傑及李柏賢各被控一項襲警罪,獲存檔法庭。
開庭期間有被告快測證實確診
周一庭上發生小插曲,案中首被告王益利的大律師告知法庭,王益利休庭時經快測證實確診新冠病毒,惟由於政府周一起推行新防疫措施,暫委法官張志偉聞言稱,指根據最新指引,無病徵確診者只要戴上口罩可繼續應訊,建議被告換上N95口罩,又指其他被告如欲換口罩亦可提出要求,最終短暫休庭,由懲教署安排各被告更換口罩。
根據8名被告承認案情指,案發的2019年9月29日,有人發起「全球反極權大遊行」,當天下午有約2萬名示威者在銅鑼灣崇光百貨外聚集繼而起步,有200至300名多身穿黑衣的示威者近4時抵達政府總部外集結,另有200至300人在金鐘統一中心外與警方對峙,不斷向警方投擲汽油彈及雜物,同時又設置路障堵塞夏愨道。
多名被告被拍到暴動時在場行動情況
約於下午4時半,有500名示威者在添華道、政總附近行人路、夏愨道車路及行車天橋集結並築起傘陣,並以木板路牌等掩護,有人將汽油彈及磚塊等硬物射向政總,警方多次施放催淚陣及噴射藍色水劑,最終在下午5時許開始掃蕩,於金鐘道截停本案8名被告,8人當時身穿深色衣物,㩦有防毒面罩、護目鏡等裝備。
案情指,片段拍到王益利、周俊熙、李柏賢、呂昊峻被捕時不斷掙扎反抗,他們曾手持雨傘,與其他示威者一同築起傘陣;呂昊峻另持圓形金屬牌與他人組成防線與警方對峙;石家宇曾在前線用手拉木板與其他人一同後退;黃德津曾手持磚塊,上下拋擲數次;劉家豪就曾持長竹枝與其他示威者溝通,韓偉傑則手持一把鐵鎚。
辯方求情望法庭體諒各人行事原因
辯方之後開始求情,其中部分代表採納書面陳詞,沒作補充。代表韓偉傑的大律師石書銘求情指,2019年發生的一連串事件,歸根究底,許多年輕人基於社會上具爭議性的議題而「逼上梁山」,皆因「無方法令到有能力改變事件嘅人聆聽自己嘅聲音」,辯方不是以此作為採取激烈行為的藉口,只望法庭體諒各人行事的原因。
代表劉家豪的大律師李國輔則指,劉起初不願面對世界,其後鼓起勇氣,完成人工智能手機軟件開發的高級文憑,又指所有被告的人生在3年間經歷不少變化,有所成長。
另外,辯方亦提到,王益利入讀大學不久後喪父,家庭經歷巨變,但過去3年努力讀書、有正當職業,以行動證明自己;石家宇在中大畢業後任社工,惟本案發生後,接下來「做社工嘅路會好難行,但佢性格好樂觀,佢會搵到貢獻社會嘅方法」,辯方希望法庭給予各被告20至25%的認罪扣減,又希望法庭判刑時,能一併考慮本案已拖延了3年3個月之久。
法官特意強調求情信數量多少不影響法庭觀感
由於各被告呈交的求情信數量有異,有人只有數封,亦有人呈上數十封信件,張官就強調「多與少唔使擔心,撰寫咗已經足夠」,著被告不用擔心求情信數量少,或會令法庭覺得「我品格唔好」,同時宣布把案件押後至2月16日判刑。
由於現正就讀建築與設計相關科目的被告黃德津需以電腦完成功課,張官特別批准他保釋至判刑當天,並在散庭前提醒對方「趁呢段時間,盡力完成你自己嘅事件啦喎,知道嘛?」
案件編號:DCCC112/2021
記者:吳婷康 責編:方德豪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