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珈汶3名家人接連受查 鄧炳強譴責《BBC》張晞晴訪問歪曲事實

香港國安處周一(17日)上午帶走前黃大仙區議員劉珈汶一名女親友到屯門警署協助調查,消息指她是劉珈汶的細姑姐,在中午已離開警署。同時,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去信《英國廣播公司》(BBC),強烈反對及譴責一篇有關涉嫌觸犯危害國安全罪被通緝人士張晞晴的報道。

劉珈汶被指透過不同平台發布文章、演講和影片等鼓吹港獨,並要求制裁中國和香港,涉嫌干犯煽動分裂國家罪及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遭國安處懸賞100萬元通緝;上周一(10日)國安處也曾帶走劉珈汶另一名63歲的姑姐與66歲姑丈協助調查。

另外,去年12月24日,國安處公布懸賞100萬元通緝6名海外港人,當中包括年僅19歲的「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成員張晞晴,她被指涉嫌干犯煽動分裂國家罪、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懸紅100萬元通緝,另5人為劉珈汶、學者鍾劍華前、藝人鄭敬基、「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和「香港議會」發起人何良懋。

「必須站出來為他們發聲」

BBC的報道以〈成為中國政府敵人的A-Level學生〉(The A-level student who became an enemy of the Chinese state)為題,張晞晴表示,去年平安夜得悉被通緝後一度「嚇壞了」,通緝令上更是一張她11歲拍下的照片,但她仍選擇公開回應,因為如果香港人無法在香港為自己發聲,身處海外可自由地表達而不用面對恐懼的人,「必須站出來為他們發聲」,她認為自己被通緝不算甚麼。

張晞晴、劉珈汶、鍾劍華與鍾翰林上月在英國曾與外相林德偉,以及主管印太事務的政務次官衛倩婷會面,會上跨境鎮壓為重點討論議題之一。在訪問中,張晞晴指近年不少移居英國的香港人都保持沉默,部分原因是其家人仍在香港,她坦言感到難過,但也不能責怪他們,而近期英國政府加強促進跟中國的貿易關係,她擔憂英方會否堅守保護港人的承諾。

鄧炳強去信BBC的信中指,BBC曾就報道尋求保安局的回應,但報道中並無提及,剝奪讀者了解真相的權利,感到極度震驚,並批評報道毫無根據及歪曲事實。

信中表示,包括張晞晴在內的被通緝人員,藉逃往海外以逃避法律制裁,涉嫌繼續觸犯《港區國安法》,任何人或實體危害國家安全都應受懲罰,特區政府將全力做到「違法必究,雖遠必誅」,並重申香港居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依法受到保護,香港特區執法機構始終根據證據,並嚴格依法對有關個人或實體的行為採取執法行動,無關政治立場、背景或職業。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