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被動變「中國人」 日本戶籍國籍欄可標註「台灣」

由於日本政府原則上只承認國名,在日台灣人的戶籍欄長期被登記為「中國」,但為了顧及台灣人的身份認同,今年5月開始,日本將允許在戶籍的國籍欄標註地區名稱「台灣」。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依日本現行制度,外國人即使與日本人結婚,也無法就此單獨登記日本戶籍,只許日本人登記,並在婚姻資訊欄列出其外國配偶的姓名和國籍;外國人若歸化或成為日本人養子,也可登記戶籍及註明原本的國籍。

是次調整,日本法務省將會把戶籍上外國人「國籍」一欄修改為「國籍・地域」,允許標註「台灣」,與2012年起的住民票與在留卡(居留卡)記載方式「睇齊」。根據台灣內政部的統計顯示,每年約有800至1000名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婚,待新措施5月上路後,他們可選擇將戶籍國籍標示為「台灣」,已被記載為「中國」者也可申請變更。

報道指出,原先有關戶籍上的標示,是根據日本1972年與台灣(中華民國)斷交前法務省所在1964年所提出的通知,當時日本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國家,所以戶籍不能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字眼,但法務省認為登記為「中華民國」也不恰當,估計法務省因此將兩者都登記為「中國」。

民調:88%覺得日中關係差

另外,《共同社》報道,日本內閣府上周五(14日)公布的調查顯示,國內受訪者約51%認為與南韓關係良好,88%覺得與中國關係差。

調查指出,認為日韓關係「良好」和「還算良好」的受訪者合計為51.2%,較2023年的調查增加了5.1個百分點,也是自2020年改為郵寄方式進行調查後,首次回答「良好」的超過半數,同時,88.1%受訪者認為日中關係「並不良好」和「不太良好」,較上次減少2個百分點,而認為日中關係「重要」和「還算重要」的則佔70.2%,增加了2個百分點。

日本外務省負責人分析,這除了是因為南韓總統尹錫悅持續推進改善對日關係,當中還存日本年輕一代喜愛K-POP等文化交流因素。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