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網站上周被發現刪除了「不支持台灣獨立」等措辭後,引發中國外交部立即要求美方「糾正錯誤」,停止「以台制華」。如今,國務院網站再次出現更新內容,同樣觸及中國敏感問題。最引人注目的是,網站不再使用「PRC」(中華人民共和國)來稱呼中國,而是改用「China」(中國)。
- 特朗普主動向中俄提出裁軍 中方:美國應帶頭先減
- 美國刪除「不支持台獨」冀兩岸分歧以不受脅迫方式化解 學者:特朗普政府對台政策明確表態
- 事實查核|特朗普上台後,美國承認台灣是個國家?
- 事實查核|美新政府刪改台灣關係介紹?國防部支持兩岸統一?
《日經亞洲》首先發現,美國國務院的國家概況頁面,已將「PRC」一詞替換為「China」。然而,該報道指出,目前尚不清楚這一變動,是否代表所有國務院文件將停止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正式名稱,並僅使用「中國」一詞。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回應查詢表示:「國務院定期更新其網站和概況頁面。中國概況頁面已更新,以反映現任政府與中國,及美中關係相關的政策和優先事項。」
特朗普政府對上一個任期,在和中國的外交活動上,官方文件都是用CHINA,而不是民主黨政府用的PRC。
中國是「全球最具限制性的投資環境之一」
另外,網站更新了的經濟關係部分,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具限制性的投資環境之一」,並強調美國對美中貿易逆差的擔憂,以及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困境。更新內容還指中國進行不公平貿易行為,包括強迫勞動和大規模國家補貼,使美國企業處於不利地位,並使其在人權問題上成為共犯。
該概況頁面也明顯表明了優先事項的轉變。拜登政府的概況頁面談到,要與盟友和合作夥伴密切合作,「從實力的角度」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新的概況頁面則表示,美國將根據「互惠和公平的原則」來處理與中國的關係。
有關「美中關係」的部分詳細寫道:「戰略競爭是美國看待與中國關係的框架,以因應中國對美國利益的直接挑戰。美國將按照互惠和公平的原則處理與中國的關係。美國致力於遏止中國的侵略行為,打擊中國不公平的貿易政策,對抗中國的惡意網路活動,制止中國在全球販運芬太尼前體,減少中國對國際組織的操縱,並推動對中國在中國境內和全球侵犯人權的行為追究責任。」
另新增針對中國網絡攻擊的內容
網站還新增了針對中國網絡攻擊的內容,指責中國對美國政府機構和基礎設施發動攻擊,並試圖竊取美國尖端技術以支持其軍事發展。此外,網站強調重建美國工業基礎及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地位,並指責中國共產黨試圖「操控和顛覆」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機構,並試圖「培養並安插中共成員到領導職位及其他職位」。
同時,美國國務院刪除了有關對中國援助的部分,這些援助涵蓋了西藏文化保護、環境保護、人權以及打擊毒品走私等項目。這些變動發生之際,特朗普政府啟動了一項改革計劃,旨在削弱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影響力,並對外援助進行調整。
中國外交部:歪曲事實,詆毀中國外交政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美國國務院修改「美中關係」頁面及「美中關係事實清單」的做法,屬於歪曲事實,詆毀中國的外交政策,並炒作所謂的中美戰略競爭,中方表達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中方敦促美方以實際行動,兌現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停止誤導美國民眾和國際社會,停止對華抹黑施壓,以客觀理性的態度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共同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編輯:施芷珊 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