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於周三(9日)生效的廣泛關稅政策,對多個國家,特別是中國和歐洲聯盟造成了顯著影響。根據新措施,對來自多個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並根據不同國家進行附加調整。來自歐盟的商品將面臨20%的關稅,而中國商品的關稅,在同日更由原本的104%,加徵至125%。有意見指,美國對跨大西洋關係的施壓,正促使歐洲重新思考與中國的關係,最終或令其更靠近中國。
相關報道
- 習近平會見跨國企業高層尋求加強聯繫 冀打消疑慮「與中國同行」
- 歐美關係緊張之際 德國平治疑與中國光達巨頭合作
- 美歐生嫌隙中國官媒趁機挑撥 指美國是俄烏戰「幕後黑手」大發戰爭財
- 萬斯發言引歐美現分歧之際 中國外長王毅大展「友好面孔」欲拉攏歐洲
歐盟反制措施 貿易戰風險加劇
美國大徵關稅,作為回應,歐盟宣布對美國商品實施反制措施。歐盟27個成員國周三表決通過,將從下周二(15日)起,對包括杏仁、橙汁、家禽、大豆與遊艇在內價值220億歐元(232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以報復上月美國對歐盟鋼鐵與鋁進口課徵25%的關稅。
這也是特朗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戰以來,歐盟採取的首批報復措施。根據歐盟貿易與經濟安全事務委員謝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透露,歐盟還將在5月15日起對美實施第二批報復措施。
此次關稅措施進一步加劇了美歐之間的貿易戰風險。有經濟學者擔心,這會引發全球經濟衰退及通脹等負面影響,並可能打亂全球供應鏈,對消費者產生不利影響。
美國施壓促使歐洲重新思考對華政策
另有觀點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促使歐洲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歐洲領導人如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前意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已經對美國在貿易上的施壓表示擔憂,並指歐洲可能會在經濟和政治上逐步向中國靠攏。
西班牙首相兩年3訪中國 倡歐洲尋替代合作夥伴
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Pedro Sánchez)近日也強調,特朗普的貿易措施應該促使歐洲尋找替代合作夥伴,並提出改變對中國的立場。桑切斯將於本周五(11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這已是他兩年來的第3次中國之行。他將成為自特朗普對主要貿易夥伴發動關稅戰爭以來,首位訪問北京的歐盟領袖。西班牙在中國的投資中獲得了實質利益,尤其是在電動車、電池和太陽能等領域。
中國與俄羅斯結盟引發歐洲不安
然而,其他歐洲國家則對北京更加謹慎,並加入了美方主導的科技管制行列,同時對台灣的安全威脅表示關切。另外亦由於擔心中國產品的進口激增,歐盟去年對中國電動車徵收了關稅。最令歐洲各國感到不安的是,中國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依然與俄羅斯保持密切合作,這對不少歐洲國家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西班牙位於歐洲大陸最西端,與戰爭距離最遠,且其國防開支相對滯後。雖然桑切斯可能與整個歐盟的立場有所不同,但外界相信習近平對他的訪問仍會施以盛情的款待。
特朗普持續打亂全球秩序 暫緩徵關稅90日
隨著特朗普繼續擾亂全球秩序,有意見認為,西班牙的領袖顯然不會是最後一位訪問北京的歐洲領導人。在未來,歐洲國家可能會更多地尋求與中國的合作,特別是在經濟和市場開放方面。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周三(9日)生效,將今年對中國的關稅提高至104%;但特朗普在東岸時間同日下午,在其社交平台宣布,再即時上調對中國加徵的關稅稅率至125%,即時生效。另暫緩對其他國家徵收較高稅率的對等關稅90日,期間大幅降低對等關稅至10%,同樣即時生效。
特朗普說,中國不尊重世界市場,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能夠意識到剝削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日子已經不可持續,亦不可接受。
編輯:梁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