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廣東江蘇等地外貿工廠裁員潮擴散 官媒籲「以鬥爭精神」應對

美中關稅戰持續升溫,廣東、江蘇等地外貿工廠出現停產與裁員潮。訂單驟減、出口受阻、員工失業,衝擊蔓延全國。面對經濟壓力,中國官媒強調「以鬥爭精神」應對,美方則繼續加碼關稅威脅,雙方陷入持久博弈,經濟前景愈發不明。學者警告,這場關稅戰或演變為長期經濟對抗,甚至擴展至金融領域,並非短期協商可解。在關稅戰之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東南亞,呼籲推動區域合作,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分析認為,北京正尋求外交突破口,以對沖美方壓力,為外貿出口打開新局面。


相關報道


北京密集發聲 批評美方破壞多邊貿易體系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亦於周六(12日)刊登署名「鐘聲」的評論文章,直指美國是「多邊貿易體系最大破壞者」,批評其沉迷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文章引述世貿組織及聯合國的報告,指美方做法正「危及全球供應鏈,威脅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命脈」。

另外官媒《央視》亦於周日(13日)發表評論文章,強調需「以鬥爭精神」回應這場可能曠日持久的經貿對抗,並形容美方「圖窮匕見」,中國則需「放棄幻想」,堅定維護國家利益。評論指出,中國已展開對等反制,措施「果斷有力」,體現出「清醒的戰略認知與持久定力」。評論提到,中方從加徵報復性關稅、完善出口管制體系,到發表《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均是「有理、有據、有節」,反映中國的戰略智慧。

特朗普政策反覆市場動盪 再放話擬徵新稅

美國政府於美東時間周六宣布將智能手機、半導體設備及集成電路等20類產品,暫時排除在加稅清單之外。中國商務部亦在周日回應美方,對部分中國產品暫時豁免高關稅的做法,表示正評估相關影響。中方稱此舉是「修正錯誤做法的一小步」,但「遠遠不足」,促請美方全面取消「對等關稅」,重返對話正軌。

有外媒分析,美方近期對部分中國出口商品豁免關稅,實屬重大讓步。《路透社》指出,中國是美國智能手機與筆電主要供應國,單在2024年進口額已超過700億美元。BBC則認為,美方此舉反映其關稅政策正傷及自身,並意圖紓緩國內通脹壓力。

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於周日表示,「我們尚未宣布豁免,反而正考慮新一輪關稅」,引起市場震盪。《彭博社》其後報道,白宮或於數周內啟動對進口半導體產品的國安審查,不排除重新加稅。

外貿訂單大跌 廠房停工裁員潮擴大

不過,貿易戰效應已在廣東及江蘇等地浮現,部分企業訂單驟減、工廠停工,甚至開始大規模裁員。江蘇蘇州一間科技公司於4月11日向供應商發出內部通告,表示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訂單量大幅減少,公司將暫停生產。微信流出的內部通訊顯示,該公司全體正式工將「調整休假」,而所有勞務派遣工則「一律解除合約」,並須於4月12日前完成交接和離職手續。

在廣東從事外貿的汪先生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指出,深圳鹽田港出現貨物滯壓情況,多個客戶要求停止出貨。他形容:「貨放在港口要計儲存費,不出口轉內銷就只能停擺,無人落單,工廠就要停工。」

出口轉向東南亞 步伐未能補救損失

廣東一名潘姓外貿公司員工對本台表示,近月不少公司正將出口市場轉向東南亞或歐洲,但仍難以彌補對美出口的損失。他說:「加關稅對很多行業都有影響,包括很多汽車零配件,外國很多公司在我們中國的廠,出口行業百姓失業的情況已出現。比如汽車零件廠產品現在要加收關稅,零件成本立即上升,各個工廠都要裁員了。」

該員工指出,整場關稅戰已對行業造成嚴重衝擊,影響數百萬就業者的生計:「很多人會因此失業,他們的家庭也受影響,這就像中國數百萬建築工人因房地產行業崩塌而失去了工作機會。」

中小企業難撐關稅損失 小商品出口被迫放棄

來自浙江的外貿商李女士表示,部分公司貨物在美方宣布加徵關稅前已出港,途中無法變更報關條件,只能承擔損失:「如果是一些價值不是很高的小商品,乾脆就放棄了,因為把關稅加入成本就很虧了,乾脆就不要貨了。」

分析:中美經濟戰或難以妥協收場

中國學者彭宏文認為,中美關稅戰可能長期持續。他指出,特朗普暫無意與中國領導人會面,而中方亦堅持「不降關稅不談判」,令雙方陷入僵局。他說:「關稅戰仍然有可能長期持續,並演變到包括金融戰在內的一場全方位經濟戰,並不會輕易的在未來通過妥協結束這場經濟戰爭。也許未來會有一些技術性的局部協議,但這不意味著中美之間的經濟戰爭會停止。」

他強調,與1980年代的日美貿易戰不同,中美之間缺乏基本互信與政治共識。「當年日美同屬盟國,最終有《廣場協議》收場;但現時中美互視為長期戰略對手,無互信就無辦法達成真正妥協。」

習近平外訪東南亞 倡區域合作抗壓力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周一(14日)展開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及柬埔寨的行程,並在越南官媒發表文章。他在文中呼籲推動區域合作,指出「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並強調要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內部轉型動力,透過深化改革與對外開放「突破圍堵」。

彭宏文分析,中美作為兩大核武強國,不太可能爆發軍事衝突,因此經濟戰正成為競爭主軸。他認為這場戰爭不止關於關稅,更關乎兩國誰能掌握全球經濟話語權。

編輯:梁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