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業巨頭沃爾瑪(Walmart)被指因為要求中國供應商大幅降價,企圖將美國對華加徵關稅的負擔轉嫁給中國供應商和中國消費者,而遭到中國商務部等部門約談。
相關報道
- 人大發言人批美單邊加徵關稅 絕不接受施壓威脅
- 美國對華關稅戰全方位封殺 中國更難重施故技逃避關稅
- 否認外資大撤離 《人民日報》:沒跟上中國巿場變化的才撤出
- 拜登簽法案禁從新疆進口商品 沃爾瑪下架新疆貨牽中國人抵制潮
中國《央視》旗下新媒體帳號「玉淵譚天」周三(12日)發文稱,據知情人士透露,針對近期沃爾瑪要求中國供應商降價,商務部等有關部門約談沃爾瑪,而此次約談有幾個訊息值得關注,包括沃爾瑪單方面要求中國企業降價,可能造成供應鏈斷裂的風險,損害中美企業和美國消費者的利益,有違反商業合約的可能,並擾亂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
報道指美國單邊加徵關稅傷害中美企業,中美企業應該攜手共同應對,「如果沃爾瑪執意如此,那等待沃爾瑪的,就不只是約談了」,強調中國網民也對此強烈反對,呼籲政府部門盡快採取行動。
廚具商:降價10%「等於直接破產」
華府接連兩波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後,有中國零售界觀察人士發表分析文章稱,美國大型零售業者這一降價令,形同將美中之間的硝煙,從關稅戰場引向了供應鏈末端。
文章引述《彭博社》的報道指出,沃爾瑪以「一對一」方式分別與中國供應商談判,要求承擔美方加徵的關稅成本,每波降價幅度最高達10%,形同由他們全部吸收,直接將中國供應商的利潤率壓至「生死線」,其中部分供應商的利潤已不到2%,超過這幅度的降價都將導致虧本;然而,沃爾瑪每年向中國的採購額超過90億美元,佔其全球採購量的七成,且與1.5萬間中國供應商深度綁定。
文章謂,根據供應鏈數據,中國製造業平均淨利潤長期徘徊在3%至5%,廣東一名廚具供應商就直言,降價10%「等於直接破產」,揭示了產業鏈的殘酷現實,也會觸發中國產業加速外移的連鎖反應;雖然東南亞供應鏈目前成熟度不足,但關稅壓力迫使中國製造商將至少30%的訂單分流至越南、印尼等國,進而可能導致中國製造業的「空心化」風險。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池煥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