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會見跨國企業高層尋求加強聯繫 冀打消疑慮「與中國同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2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40多間大型跨國企業高層,希望外資企業採取務實行動,不盲從各種干擾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的行為。


相關報道


《路透社》報道,這場會面舉行時間正值外資對中國投資下滑及關稅戰升溫之際,北京正在尋求加強和外國企業的聯繫;中國去年實際使用外資(FDI)年減27.1%,是自2008年全球機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

今次的40多間外資企業,當中4間來自美國、15間來自歐洲、5間來自亞洲、一間來自南美,涵蓋科技、製造、能源等領域。《新華社》報道,參與會見的工商界代表,包括美國聯邦快遞(FedEx)總裁芮思博、德國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主席康林松、法國賽諾菲(Sanofi)集團首席執行官韓保羅、英國滙豐行政總裁艾橋智、日本日立制作所會長東原敏昭、南韓SK海力士社長郭魯正、沙特阿美總裁納瑟爾等先後發言。

解決「大門開小門不開」問題

習近平強調,改革開放使中國快速進入世界市場、大踏步趕上時代,重要一條就是積極利用外資,外資企業來華投資,帶動了中國經濟增長和就業,促進了中國技術和管理進步,助推了中國改革開放;實踐證明,外資企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創新創造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聯通世界、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

他謂,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希望廣大外資企業打消疑慮、堅定信心,放手來中國發展,分享中國發展機遇。

然而,習近平亦指出,這些年外資企業在華發展確實遇到一些問題,涉及國内管理的問題,中國將著力解決市場準入中「大門開、小門不開」的具體問題,中國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著力整治一些領域的「内卷式」競爭;對於數據跨境流動、知識產權保護、執法檢查等方面訴求將認真研究,有甚麼問題就及時解決甚麼問題。

他說,外商到中國投資還遭遇地緣政治因素干擾,涉及國際政治外交,但「吹滅別人的燈,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最終只會把自己的路堵住。

籲抵制各種開歷史倒車行為

習近平表示,當前多邊主義、自由貿易受到嚴峻挑戰,要持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希望外資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發出理性聲音,採取務實行動,抵制各種開歷史倒車的行為,擺脫零和博弈,促進合作共赢;希望外資企業不畏浮雲遮望眼,不盲從各種干擾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的行為。

他批評個別國家搞小院高牆、關稅壁壘,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迫使企業選邊站隊,不符合市場規則和開放大勢,希望企業獨立自主做出商業決策。他說,外資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在維護世界經濟秩序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也承擔着重要責任,要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共同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共同維護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正確方向發展。

至於外界所關注的中美關係問題,習近平說,中方始終認為中美關係保持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中美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經貿摩擦應透過平等對話磋商來妥善解決,中國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處理中美關係。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