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的全球關稅戰繼續升溫,美國對中國進口貨品徵收104%關稅正式生效,更宣佈對中國及香港小額包裹關稅加至90%。中國隨即作出強硬反制,宣布對原產美國商品加稅由34%提升至84%。習近平亦全力拉攏周邊東南亞國家,希望可以組成聯盟對抗美國。
相關報道
- 中國輸美產品關稅稅率已高達104% 特朗普批中國操縱人民幣以抵消關稅
- 「6大招」應對特朗普再加關稅 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 特朗普未有撤回關稅意圖 強調要先解決美中貿易逆差
- 廣東外貿公司停接美國訂單 官媒稱「天塌不下來」
- 中國反制向美國貨徵34%關稅 特朗普指中國的玩法是錯的
香港時間周三(9日)中午12時01分,美國正式向全球86個國家及地區徵收11%至50%對等關稅,對中國進口貨品則徵收高達104%關稅。港股先低後高,恒指低開逾600點後,最多跌逾800點,低見19260點。其後有傳中國高層領導人或召開會議,討論提振經濟及穩定資本市場措施,恒指跟隨中國股市收復失地,一度倒升逾300點,收市報20264點,升136點,升幅0.68%,主板總成交金額近4124億元。上證綜合指數收市報3186點,升31點,升幅1.31%。
中國亦不甘示弱,周三晚上宣布周四(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於美國所有進口商品,關稅由原本34%加徵至84%。同時,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宣布,將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起訴美方最新加徵關稅的措施。此前,商務部誓言貿易戰將「奉陪到底」,並承諾採取反制措施捍衞自身利益。

中國發布兩萬字反制美國白皮書
中國外交部同日表示,「中國人民的正當發展權利不容剝奪,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容侵犯,將繼續採取堅決有力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國務院亦發布逾2萬字《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指中美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中國認真履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美國卻違反有關義務。白皮書又指,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美雙方在經貿合作中出現分歧和摩擦是正常,關鍵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通過平等對話、互利合作解決分歧。
官媒發功:中國將「奉陪到底」
關稅戰引發市場動盪,《路透》周三(9日)引述消息人士指,中國高層員最快周三舉行會議,商討刺激經濟及支持資本市場穩定措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亦在周二(8日)起一連兩天舉行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強調,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鞏固戰略互信及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
另一方面,中國官媒亦發功還擊。《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周三(9日)在微博強調,中國的反制措施是「被迫的」並將「奉陪到底」;中國並無關上「談判的大門」,但絕非以這種方式。而作為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同日則在《鳳凰網》發文指「『對等關稅』全面生效,特朗普團隊走上了不歸的冒險路」。他認為,特朗普團隊渴望一場勝利的貿易閃電戰,用關稅讓各國下跪,但錯誤評估,形容其團隊「狂妄至極」。他又指,「經濟秩序大亂,最難撐的將是美國自己」,相反「中國社會的韌性絕非美國可比,看一看誰能笑到最後」。
習近平希望形成由中國主導的區域經濟整合
對於有報道指,習近平將於本月出訪東南亞3國,包含馬來西亞、越南及柬埔寨,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賴榮偉認為,習近平希望形成一個由中國主導的區域經濟整合,但質疑其成效。他認為,東南亞國家不只考慮經濟利益,還有政治及安全利益,越南與中國亦有領土主權爭議,質疑東南亞國家會否放棄美國市場,而完全倒向中國。他續指,東南亞國家以出口為導向,從經濟角度出發,當然希望出口到全世界獲利;加上現時中國消費下滑,如只出口到中國將損失歐美這些更大市場。他又稱,現時中國嘴巴強硬,或是做給國內觀衆看,假如一直不與美國談判,與世界交惡,只會失去科技,最終只能輸出劣質產品到落後國家。
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則認為,從戰略角度來說,中國趁機加強與東南亞國家聯繫非常合理,亦不認為中國應繼續對美國採取反制措施,否則兩敗俱傷。他形容中國現時「留一步」,並無與美國全面決裂,只是不願低頭開口與美國談判。
編輯:溫曉平 網編:余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