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周三(9日)宣布,除了中國外,暫停對其他國家實施對等關稅措施90天,並在此期間大幅降低對等關稅至10%,但中國的關稅則上升至125%;至周四(10日)更再度加至145%。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簡稱東盟)各成員國經濟部長,於周四舉行視像會議後達成一致立場,承諾不會對美國近期實施的單邊關稅措施採取任何報復行動。他們強調,已準備好與美國進行坦誠且具建設性的對話,以合作取代衝突,以解決貿易相關問題,冀維持區域穩定及促進經濟增長。另外,澳洲亦拒絕攜手中國抗美國關稅。
相關報道
- 中共臨時會議應對美125%關稅 毛寧轉發毛澤東影片「打到完全勝利」
- 特朗普突然宣布暫緩對等關稅 唯獨中國除外
- 【關稅戰】特朗普大徵關稅 或促使歐洲更靠近中國
- 【關稅戰】中國「奉陪到底」加美國84%關稅 習近平全力拉攏東南亞國家
東盟在聯合聲明中表示,作為全球第5大經濟體,他們對美國近期的關稅政策深感憂慮。這些政策包括4月2日宣布的新關稅措施,以及4月9日暫停部分關稅的決定。聲明指出,美國的單邊行動可能破壞全球供應鏈,並對包括東盟在內的出口型經濟體造成重大影響。

馬來西亞領導特別會議 選擇合作而非報復
東盟部長一致認為,報復行動無助於促進雙邊貿易及維護區域穩定。他們重申,開誠布公的溝通與合作至關重要,以確保平衡和可持續的經濟關係。基於此精神,東盟承諾不會因美國的關稅政策而施加任何報復措施。
作為2025年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在此次會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部長東姑扎夫魯(Tengku Zafrul Aziz)主持了特別會議。他表示,所有成員國一致認為「報復並非選項」,並希望通過協商化解分歧。
多個東盟成員國受高額關稅嚴重衝擊
多個東盟成員國因美國高額關稅受到嚴重衝擊。例如越南輸往美國的商品被課徵46%的關稅,而柬埔寨則面臨49%的重稅。其他受影響的國家包括寮國(48%)、緬甸(44%)、泰國(36%)、印尼(32%)及馬來西亞和汶萊(均為24%)。菲律賓和新加坡則分別被課徵17%及10%的關稅。
東盟表示將繼續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以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他們計劃在「東盟-美國貿易與投資框架協議」(TIFA)下展開更多合作,並探索新的市場和伙伴關係,以應對全球貿易挑戰。
澳總理批美國關稅政策但不採報復行動
另外,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亦對美國對澳洲徵收關稅的行為表達不滿,形容這些措施「毫無邏輯」。然而,他同時表明,澳洲政府不會採取任何報復行動,而是會以務實態度處理相關問題。
澳洲拒絕與中國聯手抵制美國關稅
中國駐澳洲大使肖千,周四分別在墨爾本《時代報》 (The Age)和《悉尼晨鋒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撰文,呼籲坎培拉與北京攜手合作,共同捍衛全球多邊貿易體系。

但澳洲政府周四明確拒絕中國政府提出的建議,表示不會與中國聯手共同抵制美國的關稅政策。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爾斯(Richard Marles)強調,澳洲的重點是推動貿易多元化,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以提升經濟韌性。
馬爾斯指出,儘管澳洲希望避免美中之間的貿易衝突進一步升級,但不會因此與中國結盟。他表示,澳洲將繼續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包括歐盟、印尼、印度、英國以及中東地區,以確保經濟穩定和長遠發展。
編輯:梁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