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揮舞關稅大棒,《路透社》引述4位知情人士報道,北京官員已被進入「戰時態勢」,並展開「魅力外交」,鼓勵其他國家抵制美國關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於周一(14日)抵達越南首都河內,開始訪問東南亞。
習近平在機場發表書面講話,稱很高興開啓對越南的第四次國事訪問,中越兩國是山水相連的社會主義鄰邦,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有「越中情誼深、同志加兄弟」的深厚友誼,而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他期待以這次訪問為契機,同越南就中越兩黨兩國關係的全局性、戰略性、方向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共同擘畫中越命運共同體建設新藍圖。
習近平周一至周五(18日)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進行國是訪問,凸顯美中關係下滑,中國尋求深化與周邊國家關係。他在越南《人民報》發表文章稱,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要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維護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中國將保持周邊外交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深化與周邊國家友好合作。
取消休假不准關手機
《路透社》報道,中共宣傳官員在制定中國應對美國關稅措施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中國交部發言人毛寧早前就在社交平台「X」,轉發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在1953年2月全國政協一屆四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貼文並寫道「我們不會退縮」。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稱,作為「戰時態勢」的其中一環,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官員已被要求取消休假計劃,並保持手機全天開機。
特朗普在4月2日祭出連串關稅措施之後,中國各政府部門擺出強硬姿態,惟先前北京一直避免貿易戰升溫,過去數月,中國外交官嘗試與特朗普政府建立高層溝通管道,以捍衛當局在官媒宣傳中描述的「雙贏」貿易關係。
《路透社》採訪了十多名美中兩國政府官員、外交官、學者等人士,以了解中國如何從尋求協議轉向以報復性關稅反擊。華府官員表示,美方曾多次詢問中國外交官,習近平是否會提出與特朗普通話的要求,但答案一直是「不」。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者趙明昊表示,這種外交方式對中國來說根本行不通,對於中方而言,一般情況下,雙方會在工作層級達成協議並展開相關工作,「然後我們才能安排峰會」。
「真正的戰場是在國內」
事實上,中國在過去的中美貿易戰已發展出自身應對措施,北京當局汲取了特朗普首個任期的教訓,並制定報復措施,包括對約60家美國企業課徵關稅等限制,以及管制稀土出口。
兩名知情人士指出,這次行動是中國政府官員準備數周後的結果,他們的任務是研究特朗普政策,並提出能夠逐步擴大的應對措施;中國同時高度關注國內對關稅的反應,近日許多網民紛紛轉發官媒《人民日報》在4月7日的一篇社論,盼人們不要陷入恐慌。
中國最近還開始鼓勵家庭增加支出,在經濟仍受到房地產危機困擾的情況下,當局仍致力將推動經濟增長引擎從出口轉向消費,趙明昊說:「真正的戰場是在國內,而不是雙邊談判。」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