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接管瀕倒閉中資鋼鐵廠 商貿大臣:以前政府太天真

英國政府上周通過緊急法案,接管中國「敬業集團」(Jingye Group)持有的英國鋼鐵公司(British Steel)工廠日常運作,並表明可能將鋼鐵廠國有化,英國商業暨貿易大臣韋諾韜(Jonathan Reynolds)批評,以前政府讓敏感的鋼鐵產業落入中國企業之手,實在過於「天真」(naive)。

《法新社》、《路透社》報道, 敬業集團在2020年收購英國鋼鐵,在英格蘭北部斯肯索普(Scunthorpe)的工廠僱用了3500名員工,是英國最後一間能生產「原鋼」(virgin steel)的工廠,所生產的鋼材用於建築、鐵路網絡、汽車工業等,惟產量一直在下降,近年面對成本上升,加上今年3月美國對所有進口鋼鐵徵收25%關稅,加劇了財務壓力。

敬業集團表示,已投資超過12億英鎊來維持工廠營運,但每日仍虧損高達70萬英鎊,並指難以維持「高爐」(blast furnaces)持續運作。高爐能在高溫下熔化鐵礦石,屬於鋼鐵廠的核心設備,一旦投入運作,十多年內都不會停止,因為再重啟需要鉅額投資。

在首相施紀賢要求下,處於休會期的英國國會上、下議院上周六(12日)召開臨時會議通過緊急法案,賦權政府指令英國鋼鐵董事會維持工廠運作,包括採購原材料及支付工人薪酬等,同時不排除未來將之收歸國有。

British Secretary of State for Business and Trade Jonathan Reynolds delivers a statement on U.K.-U.S. Trade and Tariffs at the House of Commons in London, Britain, April 3, 2025. © House of Commons/Handout via REUTERS  THIS IMAGE HAS BEEN SUPPLIED BY A THIRD PARTY. MANDATORY CREDIT.  IMAGE MUST NOT BE ALTERED.
British Secretary of State for Business and Trade Jonathan Reynolds delivers a statement on U.K.-U.S. Trade and Tariffs at the House of Commons in London 韋諾韜批評過去的保守黨政府允許中國企業經營敏感的基礎設施,是做錯了決定。 (House of Commons/路透社資料圖片)

曾拒絕5億英鎊援助計劃

韋諾韜表示,自去年7月工黨政府上台以來,一直在與敬業集團磋商,然而敬業集團拒絕購買足夠原材料維持高爐運作應付現有訂單。他向《英國廣播公司》(BBC)透露,敬業集團曾拒絕一項約5億英鎊的援助計劃,並「反建議」要求超過兩倍的金額,卻又難以保證高爐會持續運作,使得政府不得不採取直接干預措施。

《天空新聞網》(Sky News)報道,韋諾韜批評過去的保守黨政府允許中國企業經營敏感的基礎設施,是做錯了決定,「我們對這類事情實在太過天真」。

他不認為中國政府刻意想令鋼鐵廠倒閉,但敬業集團的提案,包括從中國進口鋼材至英國加工,將導致英國失去本土煉鋼能力,「我不是在指控中國政府直接介入事件。事實上,我認為他們會理解為何我們無法接受有關提案,因為那會令我們失去關鍵的國家產能。」

韋諾韜說,某些產業比其他產業更為敏感,「英中之間許多貿易都是在沒有爭議的領域進行」,例如汽車製造、生命科學和農產品等領域的產業,對中國的投資來說較不敏感。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