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升溫引發「趕出口」效應,中國3月出口以美元計年增12.4%,遠超市場預期。中國首季經濟按年增長5.4%,亦較預期好。美國再提高對中國徵收關稅至245%,有分析預料,4月起中國出口將斷崖式下跌,中國GDP看似很好但潛在隱憂,經濟要進一步增長是非常困難。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16日)公布,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為31.8萬億人民幣,按年增長5.4%,增速與去年第4季相同,較市場預期好,按季增長則為1.2%。「三頭馬車」經濟數據方面,中國3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增加7.7%,大勝預期的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則增5.9%,亦超過預期。而1至3月固定資產投資增4.2%,略勝預期的4.1%。3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則下降至5.2%,較上月下跌,低於預期5.3%。
面對關稅戰,中國工廠趕於美國最新關稅生效前出貨,令中國3月出口大增。中國海關總署周一(14日)公布,中國3月出口額為3,139.1億美元,較1至2月大增10.1%,年增12.4%,遠超市場預期的4.4%,創近5個月來最快增速。
美國:中國進口貨關稅加至245%
關稅戰繼續升溫,美國白宮當地時間周二(15日)公布,由於中國進行報復關稅行動,其進口到美國貨品,關稅將被加至245%。
南臺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認為,中國第一季GDP高於預期是「趕出口」造成,GDP看似很好,卻潛在隱憂。他認為,中國很重要的內需消費,只有約4%增長,房地產亦大幅衰退,證明中國這幾年救市動作並無效。他續指,外資企業增長只有約4%,質疑外資在中國是否受到不平等待遇,面對關稅戰不少外資亦想離開中國。
雖然中國3月出口大增,朱岳中預料4月將斷崖式下跌,由於4月初中國面對較低關稅,相信4月上旬出口情況良好,但中旬及下旬出口將下降,不少準備出口的貨物亦臨時被煞停,須持續觀察關稅影響。
分析:中國須思考如何提振內需消費
由於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金額只佔GDP約3%,中國出口市場不只有美國,朱岳中認為,習近平近日努力訪問東南亞,希望拉攏越南及馬來西亞等友邦。
有關中國金融市場方面,朱岳中認為中國股市今年以來相對強勢,民眾如在金融市場賺錢 ,可增強消費力,但這一波股市上揚能維持多久,仍有待觀察。朱岳中亦認為中國現時能守城已不錯,要更上層樓是非常困難;而面對關稅戰,他認為中國已表明「再打下去沒有意義」,新冠疫情後中國經濟亦無出現預期的大幅增長,一般能預料的政策相信中國亦已實行,現在只能看中國如何自救。
編輯:李榮添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