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周一(21日)宣布計劃對從東南亞進口的太陽能電池和面板課徵最高達3521%的關稅,以反制中國政府的跨國補貼和傾銷行為。
《法新社》、《日經新聞》報道,這些針對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企業的關稅,仍須待今年6月的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會議通過;4國當中以柬埔寨被加徵的率稅最高,達到3521%,原因是柬埔寨被指拒絕配合調查,越南最高稅率為395.9%,泰國375.2%,馬來西亞34.4%;一旦落實,這些新關稅將疊加在特朗普政府本月初對多數貿易夥伴輸入到美國的產品課徵10%基準關稅之上。
導致美國產品缺乏競爭力
約在一年前,多間美國和其他太陽能產業相關製造商提出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主要針對「不公平做法」,尤其是那些總部設在中國但在東南亞營運的公司;美方批評有關東南亞國家受惠於政府補貼,以低於生產成本的價錢向美國出口產品,導致美國太陽能板缺乏競爭力。
美國商務部直言,針對太陽能電池提出的新關稅建議是為了應對跨國補貼,「在涉及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的反補貼調查中發現,每一國都有企業獲得中國政府的補貼。」資料顯示,美國去年從這4個國家進口了129億美元的太陽能設備,約佔進口總額的77%。
而遭到指控的企業則包括晶科能源(Jinko Solar Technology)、天合光能(Trina Solar Science & Technology)等中國公司,晶科能源自馬來西亞出口的產品將面對40%關稅,出自越南的產品面臨約245%關稅;天合光能從泰國出口的產品會被加徵375%以上的關稅,出自越南的產品關稅則為200%以上。
美國為了保護國內產業,對來自中國的太陽能與潔淨能源產品加強打擊,自1月1日起已將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晶圓及多晶矽關稅提高至50%。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