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朗普政府近日釋出針對關稅問題已跟中國展開談判,且將達成協議,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指「這些都是假消息」,兩國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
在中國外交部周四(24日)的記者會上,美中關稅戰仍然是焦點。《澎湃新聞》報道,有記者提問,近來美方不斷有消息稱中美之間正在談判,甚至將會達成協議,「請問你能否證實雙方有沒有開始談判?」
「這些都是假消息」,郭嘉昆強調,中美雙方並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這場關稅戰是由美方發起的,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明確的,『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對話談判必須是平等、尊重、互惠的。
美國白宮周二(22日)表示,已有18國提出關稅磋商,希望達成協議,美國貿易團隊本周將與34國展開討論。《華爾街日報》則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考慮大幅降低對中國的關稅,部分項目的稅率將減少一半,希望為美中緊張關係降溫;惟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說,特朗普對中國的立場未有軟化,美國不會單方面降低對中國的關稅。
前貿易官員:中方不知該找誰談
美國前駐華貿易代表安凱彬(Christopher Adams)認為美中僵持不下,癥結之一在於美國貿易團隊沒有獲得明確授權,而兩國顯然沒有現成對話機制,雙方之間的信任也相當薄弱。
《中央社》報道,安凱彬曾任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貿易代表,也是USTR首位派駐中國的代表。他說,當前需要來自特朗普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明確訊號,最好是由兩人一同發出,以示同意啟動談判,而重點在於「誰要先打這通電話?」,習近平可能不願意安排正式會面以避免意外情況,通話的風險較低也比較容易掌控,惟雙方確實需要擺脫「面子因素」。
同時,安凱彬指出,中方仍稱不知道該跟誰談,因此美國指派主導談判的官員相當關鍵,中方已指定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來進行高層對話,並由中國前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李成鋼出任國際貿易談判代表,美方也須有明確人選。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程皓楠